季越仁详细讲述了明德真焰的来历,云极听得越好奇。
儒圣居然一怒登天!
斩落三千朵浮云?
老人家闲得慌,想吃了?
正胡思乱想到这里,云极目光豁然一动。
天上不仅有云,还有天人!
莫非,儒圣曾经打上过天人之地!
云极觉得十分震撼。
登天之举,别说金丹筑基,连元婴都做不到,尤其达到星辰的高度,几乎是天方夜谭。
但是分人。
别人上不去,儒圣未必上不去。
既然儒圣曾经一怒登天,那么肯定是去兴师问罪,到底天人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呢?
好奇归好奇,云极现在是雷鸣寺的方丈,对儒家的隐秘不该多问,否则就逾越了。
“明德真焰原来是儒家至圣的怒意所化,原来如此,小僧受教了。”
云极现出恍然之态,宣了句佛号后,看似随意的说了句:“幸好明德真焰藏于书院,若此焰现世,怕是要赤地万里了。”
云极这句话说得很高明,先是表示安心,因为明德真焰在书院化境里沉眠,而后又带出担忧之意,怕火焰出现之后制造出巨大的危机。
话里有话,指的就是这种了。
连季越仁这位大儒,都没察觉到云极这句话里下的套儿。
季越仁哈哈一笑,道:
“无需担心,即便明德真焰现世,也不会造成杀戮,寻常凡人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辈,即便站在火焰当中也可毫无损。”
云极惊讶起来,道:“如此玄奥?莫非儒圣在天有灵,还能控制明德真焰?”
季越仁摆了摆手道:“诛邪而不伤正,此乃明德真焰的特征,它对善良的无辜生灵完全无害,但对于心术不正,身负罪业的人,则如同跗骨之蛆,无法抵御。”
“明德真焰,也可以称之为因果之焰,罪业越深重,受到的伤害就越恐怖,它焚烧的不仅是敌人的肉身和法力,还有其存在本身,甚至在能将邪恶之辈在世上存在过的所有痕迹,一并焚烧殆尽,在别人的记忆中完全消失。”
“简单说来,境界越低的人,明德真焰几乎毫无用处,反而是境界越高,明德真焰的威胁就越大。”
“一旦惹怒了明德真焰,常规的防御法宝法术甚至古宝都几乎无效,唯一能抵御它的方法,是自身功德无量或心境无瑕,证明自己无罪业可烧。”
“世上修士无数,修为越强,越会滋生杀意,即便是我这种书院先生,也无法做到毫无罪业,所以大儒之名实在有愧,或许只有大师这等高僧,才能在视明德真焰为无物,不惧真焰临身。”
一番话说完,季越仁甚至带出了一种羡慕的神态。
佛门高僧本就可以消弭罪业,又是雷鸣寺的新方丈,人家肯定没有任何罪业存在,也就不在乎明德真焰的威能了。
其实云极也想不在乎。
但是做不到啊!
心境无瑕,或许努努力能做到,但是功德无量这种事,好像只在一个地方被认可。
那就是青楼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