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着,他从袖中取出一小摞图纸,放在了眼前。
“这是我在琅琊海边观潮时悟的东西,夫子帮着看看,有没有跑偏。。。。。。”
纸上写的是关于“动静相生”的论述,字里行间既有道家顺应自然的影子,又带着儒家入世的务实。
荀夫子逐字看完,沉吟片刻后才开口道。
“你把海的‘动’与道的‘静’揉在一处,倒是新奇。。。。。。
只是照秦明小友这么说,农家的事,你是打算让它自己‘动’起来?”
“天地间的事,本就不是捆着能理顺的,”
秦明端起自己的茶盏,水汽氤氲了他的眉眼,
“农家的根在田里,不在争斗里。
就像这藏书阁的书,若总锁着不翻,油墨也会逐渐变模糊的。。。。。。”
闻言,荀夫子的目光再次落在窗外随风摇曳的竹影上。
“你倒是看得开。。。。。。
只是这天下的‘动静’,哪有观潮那么简单?
始皇帝的剑,六国的恨,还有那些藏在暗处的野心,可不是海风能吹平的。。。。。。”
“所以才要来看书啊。”
秦明拿起案上的《易经》。
“夫子常说‘穷理尽性’,我做的,不过是让这‘性’有处可生罢了。。。。。。
就像天明那小子,总不能让他手里的剑,只知道往人身上砍。。。。。。”
荀夫子闻言笑出声,指节下意识的敲了敲案面。
“所以你带他来小圣贤庄,是想让他沾沾文气,还是想让儒家的规矩磨磨他的野气?”
“都有。”秦明坦然道。
“他是墨家巨子,手里握着的不只是渊虹,还有一群人的生计。。。。。。
总不能让他凭着一腔热血,一不小心再把路走歪了。。。。。。
夫子这里的书,能让他知道,除了‘侠之大者’,还有‘道之广者’。。。。。。”
两人正说着,窗外从远处传来一阵争执声。
以他们的耳力隐约能听到“白马非马”,“黑马踏人”的辩词,以及混着张良温和的调解声。
荀夫子侧耳听了听,对秦明道。
“你听,这就是‘动’。
名家要争个面子,却被天明横插一脚,子房还要圆这个场子。。。。。。
总之最后总会有个结果。。。。。。”
秦明望着窗外晃动的竹影,轻声道。
“就像这天下,总要争,总要辩,最后才能找到那个‘生生不息’的理。
我做的,不过是在他们争得太凶时,递杯茶,让他们歇歇脚罢了。。。。。。”
荀夫子抚须颔,重新拿起秦明的写满了几张纸的‘动静之论’。
“这些东西留下吧。
让弟子们也看看,海风里吹出来的道理,和书里悟出来的,究竟有什么不同。。。。。。”
辩合结束后,天明被小圣贤庄的弟子们簇拥着往回走。
一路上净是“天明巨子好辩才”“那公孙玲珑脸都绿了”的赞叹声。
他挠着头嘿嘿直笑,腰杆却不由自主挺得笔直。
路上遇到颜路后,天明便跟着他来到了藏书阁。
颜路朝藏书阁的方向瞟了一眼,眼底带着笑意。
“进去吧,荀夫子和秦先生许是在等你呢。”
天明眼睛一亮,像只脱缰的小鹿,噔噔噔就往藏书阁跑。
刚到门口,就被门槛绊了一下,踉跄着扑进了藏书阁。。。。。
“先生先生,我赢了!那个公孙家的胖大妈被我说得没词儿了!”
看着兴奋的天明,秦明笑着点了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