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核废土上崛起 > 第381章 土里长出来的路(第1页)

第381章 土里长出来的路(第1页)

天光破晓,苏瑶的女儿便已起身,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晨鸟,开始了她每日的朝圣。

她头戴一顶小小的藤编帽,帽檐内侧缀满了不知名的碎晶尘,随着她轻盈的步伐在间微微轻颤,折射出熹微的晨光。

她绕着院外那棵老槐树,不多不少,总是三圈,仿佛在丈量着时间与记忆的边界。

这一日,当她完成这神圣而沉默的仪式,转身跑回家时,异变陡生。

她那双小脚在昨夜微雨浸润的泥地上踩出了一串清晰的脚印,然而,在她身后,那些凹陷的脚印中原本汇集的浅浅积水,竟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,开始缓缓流动,挣脱了泥土的束缚。

水流汇聚,竟在地面上自动形成了一个指向西北方向的微小箭头。

女孩停下脚步,好奇地回头看着这奇景,却没有丝毫惊慌。

苏瑶在门廊下目睹了这一切,心头一紧,但她没有像寻常母亲那样出惊呼,更没有上前阻止。

她的眼神里没有恐惧,只有一种近乎严苛的专注。

她转身回屋,取来一只素雅的陶碗,快步走到那箭头汇聚之处,小心翼翼地蹲下,将那洼仍在微微蠕动的水兜入碗中。

捧着陶碗,她凝神看去。

碗中清澈的水面倒映着天光,而那些随着水一同被舀起的、来自女儿帽檐的微尘,并未沉底,而是在水中缓缓地、有条不紊地排列组合。

光线穿过水面,将它们的影子投在陶碗的内壁上,那影子清晰地构成了几个字:走七步,回头。

一瞬间,苏瑶的呼吸停滞了。

一段尘封的记忆如闪电般劈开脑海的迷雾。

那是许多年前,许墨还陪在身边时,教尚在蹒跚学步的女儿数数时随口哼唱的童谣。

“一二三四五六七,宝宝走完七步,就回头看看爸爸呀……”

这不是什么来自未来的神秘预言,这是过去的回响,是许墨用最温柔的方式,在女儿的潜意识深处埋下的一把钥匙。

苏瑶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头的翻涌,她走进屋里,从箱底翻出一双崭新的小布靴。

这双靴子是她亲手所缝,鞋底用麻线纳出了细密的螺旋纹路,那是许墨曾设计的一种防滑兼具能量传导的图案。

她为女儿换上新鞋,蹲下身,直视着她清澈的眼眸,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“囡囡,听妈妈说。这次我们不是去找爸爸,是替他,把这条路踩实了。”

与此同时,在数百公里外的黑土平原上,林小雨正带领着她的团队,在一片广袤的试验田中忙碌。

他们开垦的,是许墨理论中提到的“风语作物”。

这些奇特的植物在今日终于展现出惊人的特性。

一株株翠绿的幼苗,其根系正分泌出一种完全透明的凝胶状物质。

这凝胶一旦接触到空气,便以肉眼可见的度硬化,在根系周围形成一张复杂而精密的网状结构。

林小雨戴着手套,小心翼翼地切下一块凝胶样本。

经过现场仪器的快分析,结果让她倒吸一口凉气。

这东西的质量极轻,强度却乎想象,其性能参数竟与许墨早年设计稿中一种名为“生态骨材”的理想化材料惊人地吻合。

更奇特的是,当夜幕降临,这些由凝胶构成的地下网络会出微弱的、如同呼吸般的荧光。

光的纹路并非静止,而是随着夜风的吹拂方向,在土壤下缓缓流动,宛如大地深处的星河。

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在林小雨脑中闪现。

她下令团队用这种凝胶,就地浇筑一座横跨田间灌溉渠的简易桥梁基座。

次日清晨,当她再次来到现场时,眼前的一幕彻底颠覆了她对工程学的认知。

那两个昨晚才浇筑好的桥墩,竟在一夜之间自行生长出了无数细密的分支,如同活物的触须般深深嵌入两侧的土壤深处,甚至巧妙地避开了几处松软的土层,找到了最坚实的承重点。

它仿佛在用一个晚上的时间,“学习”了如何承重。

助手在一旁目瞪口呆,准备调集设备进行加固。

林小雨却抬手制止了他,她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,只下达了一个简短的命令:“停止一切人工干预,让桥自己长完。”

远方的聚落议会厅,小海正在主持最后一次“讲述议会”。

他的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角落:“从今天起,废除所有纸质档案与电子备份。”

人群瞬间哗然,质疑声四起。

没有了记录,文明如何传承?

历史如何为证?

小海没有辩解,只是平静地指向窗外。

庭院中,一名双目失明的孩童正伸出小手,轻轻抚摸着一个陶罐。

陶罐表面并非光滑,而是布满了在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螺旋状纹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