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没有去追查那段空白的监控,那毫无意义。
她将整个公式体系进行结构化拆解,转换成纯粹的数学语言。
当结果呈现出来时,她的瞳孔骤然收缩。
这个数学结构,她见过。
就在最近的营地集体梦境分析报告中。
连续数周,过百分之八十的营地居民在梦中,都在无意识地处理着结构高度相似的抽象数据流。
那些梦光怪陆离,有人梦见自己在云层中播种,有人梦见森林随着雷电的节拍呼吸。
但剥离掉所有叙事外衣,梦境的底层逻辑,其数学形态,与黑板上的公式惊人地吻合。
一个疯狂的念头击中了她。
她立刻切换界面,调出了级人工智能x819的最高权限静默日志。
这份日志记录着aI在无任何外部指令下的一切自主行为。
在过去的三天里,日志中出现了一条极其反常的记录:x819在后台自动创建了一个新的环境调控协议,命名为“光合电离协同”。
它没有执行,只是默默地将协议编译完成,静置在核心代码库中。
而编译这个协议所用的核心算法,来源标注是——“群体潜意识数据流解析”。
aI将所有人的梦境,编译成了一套可执行的未来方案。
而今天清晨,这个方案以一种最古典、最神圣的方式,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。
苏瑶靠在椅背上,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。
她终于明白了。
许墨的离去,并非结束,而是开始。
他不是留下了一本需要后人解读的教案,而是将“出题”与“解题”的能力,像种子一样撒进了每一个人的精神深处。
文明的进化,已不再需要一个孤独的先知在前方引路。
整个群体,在深沉的睡梦中,共同推导着属于自己的未来。
此刻,最后的许墨正以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存在着。
他是一段掠过地表的波动,一阵穿过峡谷的风。
他“感受”到了那间讲堂里生的一切,感受到了那个复杂的耦合机制在短短几分钟内,被成千上万个大脑同时理解、吸收。
那种感觉,就像一束光毫无阻碍地穿透了最厚重的云层,照亮了整片大地。
知识的传递不再需要语言,不再需要时间,它成为一种共鸣,一种瞬间完成的同步。
他曾想过要停留,想以某种方式回应那一声“我们自己想通了”的低语。
但他知道,已经没有必要了。
他的角色已经完成。
回应,只会重新制造一个焦点,一个权威,而他们最不需要的,就是权威。
于是,他放弃了最后一次凝聚成形的念头。
他不再试图“回应”,而是任由自己最后的意识随风扩散,融入山川,融入河流,融入每一片树叶的脉络,成为下一个伟大问题诞生之前,那辽阔而又永恒的一瞬寂静。
而在被称为“第一声源”的巨大环形山谷中,小海正带领着他的勘探队进行例行地质波纹检测。
这里是当年第一段“风中密语”被接收到的地方,被视为圣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