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核废土上崛起 > 第357章 老师不点名(第2页)

第357章 老师不点名(第2页)

他“听”惯了风声、冰裂声和极光的嘶鸣,但今天,他“听”到了不一样的东西。

林小-雨讲堂里,那个少年提出的问题,像一颗微小的、却蕴含着惊人能量的种子,跨越了物理距离,瞬间落入了他这片荒芜的感知地壳的裂缝中。

刹那间,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贯穿了他。

一直以来,他都是“传递者”,是那个将古老知识翻译成风、翻译成声波、翻译成孩子们能理解的“异常信息”的源头。

但此刻,他感到自己被一股更宏大、更磅礴的力量反向承接了。

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,将那颗“问题”的种子从他这里拿起,然后向整个世界播撒。

十三营地废墟中,所有遗留的口琴在同一瞬间出了微不可察的震动。

地层深处,沉寂已久的脉冲信号开始反向涌动,将那个简单的问题翻译成复杂的地质波。

高空中,绚烂的极光不再无序闪烁,而是以一种特定的频率明灭,像是在打出一段无人能懂的电码。

许墨意识到,自己已经不再是源头了。

他变成了一声回声,一声被这个正在苏醒的、由无数生命共同记忆构筑而成的庞大文明系统,反向激活的回声。

他想笑,却再也没有可以出笑声的躯体,只有一缕微弱的意识波动,随着无尽的风,向着更远的地方扩散开去。

苏瑶是在凌晨三点接到林小-雨来的加密录音的。

刺耳的风啸和清亮的琴音,以及林小-雨压抑着激动和恐惧的叙述,让她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。

她冲进主控室,反复比对分析着那段被风声包裹的口琴旋律的声纹结构。

然后,她调出了数据库最深处一份尘封的档案——许墨在进入极地气流前,在实验室留下的最后一段日志。

那是一段用声波符号写成的、关于“意识传递最优解”的猜想。

苏瑶惊骇地现,风中口琴的旋律,与许墨日志里的那段猜想,在语序逻辑上完全一致!

但口琴的旋律更简练、更优雅,仿佛是同一个思维模式,在经历了二十年的演化和学习后,得出的优化版本。

一个疯狂的念头攫住了她。

她走到控制台前,打开了那个被内部人员戏称为“随便听听”的单向信息端口。

这个端口原本是用来向许墨所在的场域广播人类世界的重大事件,以维持他残存感知的“活性”的,但从未收到过任何回应。

苏瑶深吸一口气,手指在键盘上敲下一行字:“如果你听得见,告诉我们,你怎么看现在的课?”

信息送成功。一夜无话。

第二天清晨,当苏瑶端着咖啡走进主控室时,现一直处于接收状态的终端,自动从沙盘端口输出了一行字。

那是由无数细沙汇聚而成的,带着一种古朴而浩瀚的气息。

那行沙痕写着:“学生讲得比我好。”

与此同时,在营地档案库的另一角,负责整理旧物资的小海,从一个生锈的铁箱底翻出了一张被遗忘的羊皮图纸。

图纸上绘制着一套极其复杂的网络结构,标题是《十三营地地下神经脉络初代施工图》。

在图纸的右下角,有一行用碳素笔写下的、意气风的批注,字迹属于许墨:“等路自己长脚,我就歇了。”

小海的心脏狂跳起来。

这套“神经脉络”,是许墨当年的一个疯狂构想,旨在将整个营地地基改造成一个巨大的信息共振体,但因技术和材料限制而被搁置。

他立刻意识到这东西的重要性,带着图纸直奔“第一声源”讲堂,想把它嵌入讲堂的地基模型中,看看能否激什么。

然而,当他的脚刚刚踏上讲堂的第一级台阶时,一股与昨夜林小-雨所遇相似的强风平地而起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