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枫软剑出鞘,青影如电缠住黑袍人:“是血影功的入门心法,看来血尊的手下也不过如此。”
黑袍人被两人夹击,渐渐不支。他怪啸一声,周身爆出血雾,竟化作数道分身,同时攻向韩立和萧枫。石头见状,拔出短剑护在身前,却被一道分身扫中,踉跄着后退,额头撞在岩石上,渗出鲜血。
“石头!”韩立心头一紧,追风剑红光暴涨,竟将所有分身同时震散。黑袍人真身显露,口吐鲜血,显然受了重伤。
“韩少侠好手段。”黑袍人捂着胸口,“但血尊大人说了,你若不肯归顺,这孩子就得死。”他突然从怀中掏出个瓷瓶,倒出颗黑紫色的药丸,“这是‘化血丹’,只要我捏碎它,黑石山所有被血咒控制的孩子,都会变成血傀儡。”
韩立的剑顿在半空。他想起忘忧堂里那些曾经被血咒折磨的孩子,想起石头额角的血迹,指节因用力而白。
“放了孩子们,我跟你走。”
“韩大哥!”石头挣扎着想站起来,却被护卫按住。
萧枫眼神一凛:“不可!”
“无妨。”韩立收剑入鞘,目光平静地看着黑袍人,“带路吧。”
***黑石山的地宫比想象中更深。
石阶蜿蜒向下,两侧的石壁上嵌着人骨制成的油灯,火光幽绿,映得人影扭曲。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味,脚下时不时能踢到枯骨,想来是当年修建地宫的工匠,被灭口后随意弃置在此。
“血尊大人就在前面的主殿。”黑袍人引着韩立穿过甬道,“他说,只要你肯交出追风剑和镇魂匕,再帮他解开血魔封印,不仅孩子们能活命,你还能做阴罗教的副教主。”
韩立没有说话,只是握紧怀中的竹笛。笛声微凉,让他想起苏念霜的笑脸,想起韩家庄的炊烟,心神渐渐安定。
主殿豁然开朗,中央矗立着座血红色的祭坛,祭坛上绑着十几个孩子,正是当年赵无常留在黑石山的那批。血尊背对着门口站在坛前,黑袍拖地,周身萦绕着淡淡的血雾。
“韩少侠果然守信。”血尊转过身,脸上没有戴面具,竟是张年轻的脸,眉眼间竟与沈孤鸿有几分相似,“在下沈念鸿,见过追风剑的新主人。”
“你是沈家的人?”韩立愣住了。
“是也不是。”沈念鸿抚着祭坛上的符文,“我是沈惊寒的私生子,当年被他藏在漠北,直到他死后才敢出来。世人都说沈孤鸿是正道,沈惊寒是邪魔,可在我看来,他们都是一样的——为了所谓的正道邪道,连亲人都能舍弃。”
他指着那些孩子:“这些孩子,跟我当年一样,都是被抛弃的棋子。与其让他们在外面受尽白眼,不如让他们化作血魔的一部分,至少能得到永恒的力量。”
“你可知血魔一旦出世,会有多少人遭殃?”韩立的声音冷了下来。
“那又如何?”沈念鸿狂笑起来,“这江湖欠我的,欠沈家的,早就该还了!”他突然指向韩立,“把追风剑和镇魂匕交出来,否则这些孩子现在就会变成血傀儡!”
祭坛上的孩子们开始挣扎,脸上浮现出与当年血奴相似的青纹。石头被绑在最前面,额角的血迹顺着脸颊滑落,滴在祭坛上,竟让符文亮起红光。
韩立看着孩子们痛苦的表情,缓缓拔出追风剑。红光在幽绿的火光中跳跃,映得他眼底一片清明。
“剑可以给你,但你要先放了孩子。”
沈念鸿眼中闪过贪婪:“先把剑扔过来!”
韩立屈指一弹,追风剑脱手飞出,却在中途突然转向,红光如电斩向祭坛上的绳索。同时,他将怀中的竹笛掷向沈念鸿——那笛子里,藏着他早就备好的镇魂匕碎片!
“铛!”追风剑斩断绳索,孩子们纷纷倒地。镇魂匕碎片刺入沈念鸿肩头,血雾瞬间溃散。
“找死!”沈念鸿怒吼着扑向韩立,双掌凝聚血雾,竟是要同归于尽。
韩立赤手空拳迎上,体内内力流转,竟是将沈孤鸿的毕生修为运转到极致。他想起老剑客临终前的眼神,想起追风剑的真谛——守护而非杀戮。双掌与沈念鸿的血雾碰撞,竟将对方的邪力一点点化解。
“不可能!你怎么会沈家的内功心法?”沈念鸿满脸难以置信。
“因为正道从不是某个人的道。”韩立的声音平静却有力,“是沈前辈的剑意,是苏姑娘的牺牲,是所有守护苍生的人,共同的道。”他双掌齐出,将沈念鸿震退,“你执念太深,该醒醒了。”
沈念鸿撞在祭坛上,看着那些跑向韩立的孩子,看着肩头不断消散的血雾,突然笑了起来,笑得泪流满面:“原来……我终究还是输了……”他猛地一掌拍向自己的心口,“爹,娘,孩儿来陪你们了……”
血雾散尽,地宫开始摇晃。韩立抱起受伤的石头,招呼孩子们跟着他往出口跑。萧枫带着护卫早已守在石阶口,见众人出来,立刻挥剑斩断支撑地宫的石柱。
“轰隆——”
巨响过后,黑石山恢复了平静,仿佛从未有过什么地宫,只有漫天风雪,掩盖着所有的罪恶与恩怨。
***回程的路上,石头趴在韩立怀里,小声问:“韩大哥,沈念鸿说的是真的吗?我们真的是没人要的孩子?”
韩立摸了摸他的头,看向远方的朝阳:“不是。你看,太阳每天都会升起,不管昨天生过什么。韩家庄的麦子,不管被风雪压得多弯,春天总会芽。你们也是一样,过去不重要,重要的是以后要好好活着。”
石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指着天边的朝霞:“像不像追风剑的红光?”
韩立抬头望去,只见朝阳穿透云层,洒在雪地上,反射出万道金光,竟真的与追风剑的红光有些相似。他握紧怀中的竹笛,忽然想吹一曲《归雁》,笛声该会像这阳光一样,穿透所有的寒意,落在韩家庄的炊烟里。
到家时,已是开春。
忘忧堂的桃花开得正好,苏念霜带着孩子们在树下放风筝,看到他们归来,立刻提着裙摆跑过来,眼睛亮得像桃花瓣上的露珠。
“韩大哥,你看我做的风筝!”小姑娘举起个蝴蝶风筝,翅膀上绣着雪莲,“像不像姐姐画的?”
韩立接过风筝,指尖触到温热的丝线。他看向萧枫,后者正被孩子们围着问东问西,软剑上的冰棱已化作水珠,滴落在青石板上,晕开一小片湿痕。
“回来就好。”萧枫对他笑了笑。
是啊,回来就好。
韩立走到祠堂前,给沈孤鸿和李伯的墓碑擦去尘土。春风拂过,带来桃花的香气,追风剑在鞘中轻轻鸣响,像是在回应着什么。他知道,江湖的风浪或许永远不会停,但只要这里的炊烟还在,只要身边的人还在,他就有无数个回来的理由。
这年秋天,正气阁的新典籍上架了。最上面的那本,封面上写着《血影功破解之法》,作者署名是“韩立”。扉页上画着幅小画:韩家庄的麦田里,一个少年举着剑,守护着一群放风筝的孩子,远处的炊烟袅袅,与天边的晚霞连成一片。
画的旁边,有行小字:
“所谓江湖,不过是有人守着故园,有人护着来人。”
追风剑挂在正气阁的墙上,剑身上的红光在夕阳下流转,映得那行字愈清晰。属于韩立的故事,还在继续,在每一缕炊烟里,在每一声剑鸣中,在每个平凡却安稳的日子里,缓缓铺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