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——!”
血魔的惨叫声越来越弱,最终化作一道青烟,消散在空气中。血池中的血水渐渐平息,露出池底的累累白骨,看得人触目惊心。
***三天后,黑木林的大火终于熄灭。七大门派的弟子们将村民们安全送回村落,又挖了深坑,将血池中的白骨掩埋,立了块无字碑,以慰那些无辜的亡魂。
韩立坐在无字碑前,看着手中的追风剑。剑身上的红光已经褪去,只剩下淡淡的剑痕,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惨烈的战斗。
“在想什么?”萧枫走了过来,递给韩立一坛酒。
“在想,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结束。”韩立喝了口酒,声音有些沙哑,“杀了沈惊寒,又来个墨山;封印了血魔,说不定还会有别的邪魔。这江湖,好像永远没有太平的时候。”
萧枫望着远方的山峦,沉默片刻,说道:“还记得韩家庄的麦子吗?”
韩立一愣:“记得,每年都要除草、施肥、收割,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时候。”
“江湖也是一样。”萧枫笑了笑,“邪祟就像杂草,永远除不尽,只能一代代守着,不让它们泛滥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,守护好该守护的人,就像你爹当年守护韩家庄一样。”
韩立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眼神,突然明白了什么。他握紧追风剑,站起身:“我们该回去了,念霜和孩子们还在等着我们。”
萧枫点头:“好,回去。”
***归途的阳光格外温暖。韩立和萧枫并肩而行,身后跟着幸存的七大门派弟子。他们没有说话,却都明白,这场战斗不是结束,而是新的开始。
路过三圣城时,凌云霄挽留他们参加新的英雄宴,却被韩立婉拒:“韩家庄的麦子该收割了,我得回去看看。”
凌云霄笑着点头:“也好,等忙完了,我去韩家庄看你,尝尝你种的麦子。”
离开三圣城那天,韩立特意去了趟正气阁在三圣城的分阁。阁里的典籍又多了几份,其中一本上记载着黑木林之战的经过,作者署名是“韩立”。他在最后写道:“所谓正道,不是斩尽杀绝,而是守住本心,护佑苍生。”
回到韩家庄时,已是初冬。
村口的老槐树上挂满了冰棱,阳光照在上面,折射出七彩的光芒。苏念霜带着孩子们站在村口,看到韩立和萧枫,立刻欢呼着跑了过来。
“韩大哥!萧大哥!你们回来了!”
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。”石头拉着韩立的手,脸上带着笑容,“忘忧堂的麦子收了,念霜姐姐说,要给你们做麦饼吃。”
韩立看着孩子们冻得通红的脸蛋,又看了看韩家庄的炊烟,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。他知道,无论江湖有多少风雨,这里永远是他的港湾。
这晚,韩家庄的祠堂前又摆了宴席。没有山珍海味,只有刚出炉的麦饼和自家酿的米酒,却比任何盛宴都让人安心。
席间,苏念霜拿出那支竹笛,轻轻吹了起来。笛声清脆,像极了初融的春水,又像黑木林里穿透血雾的阳光。
韩立坐在角落,看着眼前的热闹,又看了看沈孤鸿和李伯的墓碑,忽然觉得,他们一直都在,从未离开。
追风剑挂在墙上,剑身上的红光在灯火下若隐若现,仿佛在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。
江湖路远,风雨兼程。但只要心中有光,手中有剑,身边有同伴,便无所畏惧。因为他们知道,无论走多远,总有一个地方在等着他们归来,那里有炊烟,有灯火,有需要守护的人——那是他们的根,也是他们的道。
属于韩立的江湖,还在继续。而这一次,他更加坚定,更加从容。
韩家庄的雪,总是来得悄无声息。
韩立推开窗时,天地已一片素白。忘忧堂的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,笑声穿透寒意,撞在祠堂的梁柱上,又弹回来,裹着烟火气落进人心里。他呵出一团白气,看着追风剑在墙角泛着冷光——自南疆回来后,这柄剑便很少出鞘,剑鞘上的红绸蒙了层薄雪,倒像是岁月落的霜。
“韩大哥,萧先生让你去趟正气阁。”苏念霜的声音在院外响起,她穿着件新做的棉袄,手里捧着个食盒,“刚烤的红薯,给你和萧先生暖暖手。”
韩立接过食盒,指尖触到她袖口的补丁——是用他旧衣衫上的布料补的,针脚细密,看得出用心。“怎么不用新布?”
“萧先生说,惜物才懂得惜人。”苏念霜抿嘴笑,眼睛弯成月牙,“再说这布上有剑穗的纹路,我喜欢。”
正气阁里,萧枫正对着幅地图出神。案上摆着封火漆封口的信,火漆印是七瓣莲花——那是峨眉派的标记。见韩立进来,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:“漠北传来消息,黑石山附近出现了血魔信徒,他们在挖当年阴罗教的地宫。”
韩立掰开红薯,热气氤氲了视线:“是冲着血魔残魂去的?”
“多半是。”萧枫拿起那封信,“静玄师太说,有个自称‘血尊’的人在暗中串联,据说能召出血魔的一缕残念,已经有三个门派的弟子折在他手里了。”
红薯的甜香混着墨味漫开来。韩立看着地图上蜿蜒的山脉,忽然想起赵无常临死前的眼神——那里面有悔恨,有解脱,更有对孩子们的牵挂。“他们想要什么?”
“或许是想重铸血丹,或许是想颠覆武林。”萧枫指尖敲着地图,“但无论是什么,都不能让他们得逞。黑石山的地宫藏着当年阴罗教的邪术秘录,若是被他们拿到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韩立将红薯核扔进炭盆,火星噼啪跳了跳:“我去。”
“我跟你一起。”萧枫合上地图,“这次不同以往,那血尊据说修炼了‘血影功’,能化血为影,寻常刀剑伤不了他。”
“忘忧堂……”
“有念霜和柱子在,出不了乱子。”萧枫拍了拍他的肩,“再说,石头已经能把追风剑的基础招式练得有模有样了,正好让他试试手。”
***三日后出时,雪还没停。
石头背着个小包袱,里面装着韩立给他的短剑,亦步亦趋跟在后面。苏念霜把竹笛塞进韩立怀里:“姐姐说,这笛子能安神。遇到解不开的事,吹吹就好了。”
韩立摸了摸笛身,上面刻的雪莲已被摩挲得亮。“等我回来,教你吹《归雁》。”
出了韩家庄,风雪渐急。萧枫策马在前,软剑斜挎在背,衣袂翻飞如青鹤;韩立护着石头走在中间,追风剑的红光在雪雾中若隐若现;后面跟着两个正气阁的护卫,都是当年忘忧堂的孩子,如今已长成能独当一面的少年。
行至漠北边境的风沙口,远远看见道黑影立在沙丘上,黑袍在风雪中猎猎作响。走近了才现,那人手里提着个血红色的灯笼,灯笼上画着只独眼,正是血魔信徒的标记。
“韩少侠远道而来,真是稀客。”黑袍人转过身,脸上戴着青铜面具,面具中央嵌着块血红的宝石,“血尊大人已在宫里备下薄酒,就等少侠赏光。”
“血尊在哪?”韩立按住剑柄,红光透鞘而出。
黑袍人轻笑一声,突然化作道血雾,瞬间出现在石头身后,骨爪直指孩子的咽喉:“先过我这关再说!”
“小心!”韩立挥剑斩出红光,逼退黑袍人。追风剑与对方的骨爪碰撞,竟溅起火星——那骨爪不知是用什么材质所制,坚硬如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