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> 第362章 嘉年华筹之塔玛的大胆与狂热(第1页)

第362章 嘉年华筹之塔玛的大胆与狂热(第1页)

王月生避开她灼热的目光,艰难地继续说道:“我…我背负着责任。受我族人之托付,身负重任…这任务…我不能说,但它关乎很多人的命运。我…我不能为了儿女私情而辜负这份信任。”他停顿了一下,仿佛在积蓄勇气说出下一个理由,“而且…在我年少时,曾修习过一种古老的道家功夫,源自全真道丹鼎派。此功…讲究清修,需固守元阳,不能…不能与女子交合。否则…前功尽弃,甚至有性命之忧。”最后这句半真半假,既是他拒绝的借口,也隐约透露出他身份和使命的特殊性。

塔玛眼中的火焰熄灭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悲哀和一丝了然。她并没有挣扎,只是静静地靠在王月生怀里,过了许久,才出一声长长的、带着无尽怅惘的叹息。

“呵…责任…”她低语,声音轻飘飘的,“月生,你知道吗?你刚才的话,让我想起…想起自己。我有时觉得,自己就像…就像易卜生笔下那个娜拉·海尔茂(norahe1mer)。”

王月生微微一愣,显然没想到她会提到《玩偶之家》的女主角。

塔玛没有看他,自顾自地说下去,带着自嘲和迷惘:“一个被精心培养的花瓶…学习语言、音乐、礼仪…被家族倾注了那么多心血和资源,就是为了有朝一日…能派上大用场。也许是联姻,也许是…别的什么使命。”她的话语在此处变得模糊,带着心照不宣的暗示,“有时候,我也想学娜拉,砰地一声关上门,离开那个精致的牢笼,去追求…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,比如…爱情。”她的声音低了下去,“可是…我终究没有娜拉的勇气。我…不敢迈出那一步。责任…像影子一样跟着我。”

王月生沉默了片刻,他能感受到塔玛话语中沉重的分量和她未言明的身份。他轻轻抚摸着她的头,声音变得冷静而理性:

“塔玛,关于娜拉…我不想评价她所追求的爱情是否真实或值得。但我想说,每个人,生在这世间,往往都背负着某些责任。来自家庭、族群、国家,或是某种信仰和承诺。享受了家族倾力培养带来的资源、地位和机会,就意味着默认了随之而来的义务。”

他顿了顿,语气变得更加清晰:“如果那个小说中的女人,心安理得地享受了家族给予的、远常人的优渥生活和精心培养,深知这一切都是为了某个明确的目标(比如重要的联姻),却在家族真正需要她履行这个目标、需要她为家族贡献力量的时候,仅仅以‘追求真爱’为借口而逃避,这…在我看来,是不对的。这是一种背弃。权利与义务,向来是对等的。”

塔玛的身体在他怀中微微颤抖。

王月生感受到她的情绪,将她搂得更紧了些,语气却异常坚定和温和:“塔玛,听着。如果你…如果你身上也有着某种我们心照不宣的、来自你族人或组织的安排或任务,而你…内心真的抗拒它,不愿意去履行…”

他捧起她的脸,直视着她含泪的眼睛:“那么,等我完成我即将为这个…这个‘组织’(他用了这个模糊的指代)完成的那个重大任务之后,我会以这份功劳为凭,向能够做主的人请求,请求他们给你自由。真正的自由。让你能摆脱那强加于你的使命。”

“而且,”他补充道,眼神真诚,“我会尽我所能,在金钱上帮助你,让你能够自立。不是施舍,是帮助你站稳脚跟,去追求你真正想要的‘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’的生活。”他轻轻擦去她眼角的一滴泪,“你不需要为此为我做什么,塔玛。什么都不需要。这是我…愿意为你做的选择。”

思绪从1895年12月美国东海岸的下午,回到了19oo年12月中国蒙自的下午。帐篷内陷入一片长久的寂静,只有油灯芯燃烧的细微噼啪声,以及远处工地上传来的模糊声响。塔玛怔怔地看着王月生,复杂的情绪在她眼中翻涌——震惊、感动、难以置信,还有一丝更深沉的、难以言喻的悲伤和觉悟。未来沉重的幕布,似乎在这一刻,被这承诺微微掀开了一角,透进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光。

王月生整顿了一下呼吸,迈步走到帐内张贴的大幅的“红河嘉年华会”规划图前,扫过“宗教文化展区”的位置,眉宇间带着深思熟虑的疲惫,目光最终定格在规划图上一个特意标注的展台名称——“和光同耀”。

“塔玛,”他转过身,看着坐在跟他帐内同款的钢木折叠椅上的犹太姑娘,她的美丽在摇曳的烛光下更添几分神秘与坚韧,“知道为什么我要起这个名字吗?‘和光同尘’太过道家,‘求同存异’又显刻意。‘和光同耀’,意在表明世界各教派虽有不同光芒,但都试图照亮人类心灵,各有其辉。这个展台的核心,就是‘客观’。”

他踱步到塔玛面前,声音低沉而清晰:“嘉年华会表面是中外联欢,向列强示好,尤其是让法国人放松警惕。但真正的目的,是让我们的同胞,特别是那些有见识的读书人、开明士绅,看清西方文明的底牌。他们带来的不只是坚船利炮和精巧机器,还有包裹着‘普世’外衣的文化侵略,尤其是天主教廷。”

王月生拿起一份卷宗:“法国传教士在云南,借着条约特权,强占土地,干涉诉讼,甚至试图建立‘国中之国’。他们的扩张野心,远传播福音。我们需要做的,是通过这个‘和光同耀’展台,巧妙地告诉国人:西方的宗教并非铁板一块,更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化身。”

他展开卷宗里的草图:“所以,我上次提出的方案是展台将分为几个部分:第一部分,用图表和简短文字,清晰展示天主教、新教(包括路德宗、加尔文宗、圣公会等主要分支)、东正教这三大基督教派系的核心教义差异、历史渊源和彼此间的重大分歧。重点突出马丁·路德宗教改革对罗马教廷权威的致命一击,以及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为何另立圣公会。”

“第二部分,”王月生的手指点向下一张草图,“将陈列历史文献的摘抄和着名画作的复制品,展示天主教廷历史上对‘异端’(包括早期科学家如布鲁诺、伽利略)的残酷迫害,宗教裁判所的黑暗,以及其如何利用教权禁锢思想、阻碍科学进步。这部分材料,务必引用西方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的批判言论,显示这些暴行和愚昧即使在西方世界也早已引强烈不满和反思。”

“第三部分,”他看向塔玛,“简要介绍西方世界其他被边缘化的宗教,如犹太教、伊斯兰教,点明它们同样拥有悠久历史和深邃思想,但在基督教主导的西方社会长期处于受压制的地位。”

王月生合上卷宗,目光灼灼:“到此为止,已经足够震撼。让参观者明白:天主教并非西方宗教的全部,它自身问题重重,在西方也并非没有反对声音。它的所谓‘优越性’和‘唯一性’是站不住脚的。这样,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削弱天主教会在云南扩张的思想基础,让国人对西方文化有更清醒、更客观的认识,而非盲目崇拜。”

他期待地看着塔玛:“你负责主持这个展台。你的学识、你的犹太身份,本身就是‘客观’最好的注脚。你只需要引导参观者去看、去思考这些展品本身传递的信息。”

塔玛一直安静地听着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圈椅的扶手。此刻,她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王月生熟悉的、混合着智慧与某种近乎狂热的光芒。

“月生,”她的声音很轻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你的计划很精妙,润物无声。但是,太慢了。温水煮青蛙,青蛙可能还没察觉就死了,也可能在死前跳出来把锅掀翻。”

王月生眉头微蹙:“塔玛,你的意思是?”

“我有一个更有效的方法,”塔玛站起身,走到王月生面前,两人距离很近,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,“在‘和光同耀’展台最显眼的位置,设置一个‘真理之辩’的讲坛。邀请天主教神父、新教牧师、东正教司祭…甚至,如果有的话,其他宗教的代表。我来主持。”

王月生心头一跳:“辩经?塔玛,这太激进了!这无异于引火烧身!”

“正是要引火!”塔玛的眼中燃起火焰,“我要用他们自己的《圣经》,用他们教派之间互相攻讦的教义分歧,用历史铁证,一层层剥开他们宣称的‘唯一真理’的虚伪外衣!我要让所有在场的中国人亲眼看到,这些高高在上的教士们,在我的诘问下理屈词穷、哑口无言的模样!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普通人瞬间看清真相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