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,身形挺拔,面容清癯,眉宇之间,带着一股读书人特有的文气,但那双眼睛,却亮得惊人,仿佛蕴含着一股百折不挠的刚直之气。
他走到堂中,先是对着圣旨的方向,恭敬地行了大礼,然后才转向蓝武和朱瞻基,不卑不亢地躬身一揖。
“下官于谦,见过凉国公,见过太孙殿下。”
蓝武看着面前这位年轻人,心中一时间甚至感觉有些恍惚。
他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竟然会以这种方式,与这位历史上的大明脊梁相遇。
朱棣这一手,到底是什么意思?
是单纯的慧眼识珠,不拘一格降人才?还是说,这位皇帝陛下,已经在提前给皇太孙朱瞻基铺路了?
在蓝武打量于谦的同时,于谦也同样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眼前这位权倾朝野的大明国公。
来西北的路上,他听了太多关于凉国公蓝武的传言。
在京城的文官同僚口中,这位国公爷几乎是一个集所有缺点于一身的武夫。
有说他拥兵自重,在哈密卫一手遮天,俨然就是个土皇帝的。
有说他专横跋扈,对朝廷派去的官吏非打即骂,视文官如草芥的。
更有甚者,说他谄媚君上,靠着裙带关系上位,实则阴险狡诈,为了军功不择手段,是个十足的奸佞小人。
这些传言,于谦听得耳朵都快起了茧子。
他为人方正,最是厌恶此等以权谋私,败坏朝纲之辈。
此次接下监军的差事,他心中早已做好了准备,哪怕是拼着这身官袍不要,拼着这条性命不要,也绝不让此等武夫在军中胡作非为,损害大明和百姓的利益。
可今日一见,却又有些出乎他的意料。
眼前的蓝武,身形高大,气度沉稳,虽然只是穿着一身常服,但那股久经沙场磨砺出的威势,却比任何甲胄都更具压迫感。
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,就如同一座无法撼动的高山。
没有传言中的嚣张,也没有想象中的跋扈。
于谦的心中,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丝探究。
这位凉国公,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?
“于御史远道而来,一路辛苦。”
蓝武率先打破了沉默,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,仿佛真的是在欢迎一位远来的同僚。
“来人,给陈公公和于御史看座,上茶。”
那位陈公公自然就是之前传旨的公公了。
“不敢。”
于谦还没等那陈公公屁股挨着凳子,便直接了当的赶忙躬身道,“国公与殿下面前,下官岂敢安坐。”
他这话一出,那之前想坐的太监顿时也不敢坐了。
“哎,于御史此言差矣。”
蓝武摆了摆手笑道:“于御史奉皇命而来,代表的是陛下和朝廷,在本公这里,没有什么官大官小,只有军令与国法。”
他顿了顿,却是话锋一转,似笑非笑地看着于谦,开口继续道。
“而且此次出征,于御史可是监军,之后等此战结束,我还要请于御史在陛下面前替我多多美言几句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