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三国:结拜关张,开局灭黄巾 > 第541章 让你去你就去再敢啰嗦(第2页)

第541章 让你去你就去再敢啰嗦(第2页)

陈皓则准备了一份厚礼——十斤上好的北岭新茶。

这茶叶可不是普通的茶叶,陈皓在茶箱的夹层里,藏了一枚微型陶哨。

这陶哨是他特意请村里的老匠人制作的,体积极小,却能随着温度的变化出极细微的鸣音。

次日,陈皓派小李子扮作卖炭童,在城南别院的后墙外烤红薯。

寒风凛冽,小李子冻得瑟瑟抖,却不敢有丝毫懈怠,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,让红薯散出诱人的香气。

他的真正目的,并非烤红薯,而是借着红薯的热气,激活藏在茶叶里的陶哨。
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小李子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
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别院的后门,生怕错过任何细节。

终于,别院的后门缓缓打开,张大夫走了出来。

他的脸色有些苍白,眼圈黑,像是多日没有好好休息。

就在张大夫经过后墙时,小李子注意到,他的脚步微微一顿,目光不自觉地扫向墙角。

虽然只是一瞬间,却被小李子敏锐地捕捉到了。

张大夫的反应,证实了陈皓的猜测——钦使尚存意识,并且能够察觉到外界的信号。

接下来的几天,陈皓并没有轻举妄动,而是静静地等待着时机。

他相信,只要有足够的耐心,总能找到突破口。

他再次找到杜九娘,让她调配一种无毒,却能引“假晕厥”的药酒。

这种药酒喝下去后,会让人感到头晕目眩,四肢无力,但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。

陈皓将药酒交给吴捕头的一位旧友——他是县城里常替官差采买的酒贩,让他想办法将这批酒卖给县衙。

几天后,吴捕头带队查抄了一家私酿窝点,查获了一批来路不明的酒。

按照惯例,这批酒需要送检,以确定其是否含有有害物质。

张大夫负责检验这批酒,他很快便现了其中的异常成分。

他不敢怠慢,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周文远。

周文远得知此事后,勃然大怒,下令彻查酒源,务必将私酿窝点一网打尽。

他万万没有想到,自己的一举一动,早已落入了陈皓的算计之中。

周文远的命令,无疑为陈皓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——他可以借着追查“毒酒”的名义,再次让张大夫踏入别院,从而进一步接近钦使。

趁着张大夫再次前往别院为钦使复诊的机会,陈皓安排柳三婆伪装成送药的婆子,混入了厨房。

她将一小包特制香灰,悄无声息地撒入了正在煎药的药罐里。

这种香灰,遇热会产生一种淡淡的梅花香气,正是当年钦使主政江南时最喜欢焚的“雪中春信”。

据钦使的旧仆透露,钦使每逢遇到重大事件时,必会焚香定神,以保持头脑清醒。

当晚,张大夫回到家中,神情恍惚。

他突然提笔写下一纸药方,遣自己的儿子连夜送到皓记酒馆:“急需梅蕊三钱,急症回魂。”

陈皓亲自赶赴县城,在药铺当面将药材交给张大夫的儿子,并且附上一句话:“此香能醒梦中人。”

两天后,张大夫托人送来一只空瓷瓶,瓷瓶的底部,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刻着两个字:“井底”。

陈皓看到这两个字,心中顿时一亮。

他立刻明白,钦使是被囚禁在别院枯井改建的地牢里。

他连夜绘制了一份详细的营救路线图,并且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。

然而,他并没有立刻行动,而是让赵秀才执笔撰写了一篇名为《钦使病考》的文章。

文章罗列了钦使“脉象平稳却禁见外臣”、“药不对症反加重”等诸多疑点,并且旁敲侧击地暗示钦使的病情并不寻常。

陈皓将这篇文章投书邻县的书院,准备借助舆论的力量,给周文远施加压力。

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就绪,只欠东风。

他抬头望向夜空,繁星点点,如同无数双眼睛,注视着这片土地。

他知道,一场更大的风暴,即将到来。

“掌柜的,一切都安排好了。”小李子轻声说道,打破了陈皓的沉思。

陈皓点了点头,没有说话,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。

今夜,皓记酒馆的灯火,似乎比往常更加明亮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