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> 第315章 武威城夜宴技惊四座(第2页)

第315章 武威城夜宴技惊四座(第2页)

“本侯奉旨,既要剿匪,亦要查清幕后黑手,恢复商路,初来乍到,还需观察使多多提供西域最新情报,尤其是关于楼兰国及其周边动向。”

刘珩点头:“这是自然,相关卷宗、边军奏报、商旅情报,老夫已命人整理,稍后便送至侯爷下榻之处。”

“据目前掌握的情况,楼兰国近半年来的确异动频频,军力膨胀极快,其行事也越霸道,吞并了不少周边小部落……”

两人就西域形势、地理气候、风土人情以及可能的用兵策略交谈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。

方南思路清晰,问题切中要害,让刘珩心中那点因对方年轻而产生的轻视之意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惊讶与重视。

眼见天色渐晚,刘珩便道:“侯爷一路劳顿,老夫已在城中望西楼设下薄宴,为侯爷接风洗尘,还请侯爷赏光。”

“观察使盛情,方某却之不恭。”方南笑着应下。

方南与刘珩话别,在衙署属官的引领下,前往城内的驿馆休息。

方南洗漱一番,换上一身轻华贵的锦袍后,观察使府上来邀请的人也到了。

望西楼是武威城内最负盛名的酒楼,高三层,雕梁画栋,极为气派,今夜被观察使衙门整个包场。

方南带着石头到达时,刘珩亲自在楼下迎接。

酒楼内早已高朋满座,城内有头有脸的官员、将领、士绅名流、一些颇有名气的文人才子,皆已到场。

见方南到来,众人纷纷起身见礼,方南笑着一一回应。

刘珩引着方南直上三楼。

三楼视野开阔,设了三桌,乃是主桌,坐的都是刘珩、陈景等河西道最高级别的文武官员。

二楼是其他官员和本地豪绅。

一楼则大多是文人才子、小吏以及各位大人的随从护卫。

石头因有男爵和将军衔,被安排在了三楼次桌,与几位高级武官同席。

大厅中央有一高台,从本地凝香苑请来的几位当红清倌人演奏琵琶、古筝,轻歌曼舞,丝竹悦耳。

珍馐美味如流水般呈上,西北之地饮食豪迈而精致。

烤得金黄酥脆、滋滋冒油的羊羔,肉质鲜嫩。

手抓羊肉配以蘸料,令人食指大动。

河西特有的驼峰炙,美味无比。

黄河大鲤鱼、山珍野菌、各色点心……琳琅满目,香气四溢。

酒自然是“楚阳春”,醇香烈性,正合此地风情。

方南赶路一月,多是干粮冷水,此刻面对如此盛宴,也不禁胃口大开。

只是身为主宾,不断有官员前来敬酒、攀谈,使方南无法像旁边的石头那样大快朵颐。
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

大厅中的歌舞表演暂歇,刘珩为了助兴,也是附庸风雅,提议让在场的文人才子上台吟诗作赋,并请方南品评。

才子们纷纷登台,吟咏风光,抒情怀,感怀古今,摇头晃脑,各展才学。

方南听着,觉得整体而言,意境、格调均属寻常,与脑中那些传世名篇相差甚远,便随着众人鼓掌,敷衍地称赞几句。

最终众人一致推举河西道本年秋闱的解元,名叫柳文卿的青年所作之诗为最佳。

柳文卿二十几岁,颇有才名,也有些傲气。

柳文卿见方南年纪与自己相仿,却已身居高位,心中本就存了几分嫉妒之意,又见方南对自己等人的诗词似乎评价不高,更是激起了好胜之心。

借着几分酒意,柳文卿向三楼拱手道:“学生拙作,蒙各位大人谬赞,实在惭愧,久闻靖海侯爷乃今岁京畿解元,文采斐然,冠绝一时。”

“学生斗胆,恳请侯爷不吝赐教,现场作诗一,让我等边陲学子,得以领略真正的大才风采,开开眼界,还望侯爷万勿推辞!”

此言一出,立刻得到不少文人学子的附和。

方南放下筷子,心中无奈一笑,这赢了也是胜之不武。

柳文卿显然是想借机掂量自己的斤两,若一再推辞,反倒显得自己徒有虚名。

刘珩和众官员也纷纷笑着劝进:“是啊,侯爷,便让我等一睹京畿解元之风采。”

“早就听闻侯爷诗词书法双绝,今日恰逢其会,侯爷就莫要推辞了。”

方南看着台下柳文卿那略带挑衅的眼神,又看了看四周起哄的人群,知道躲不过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