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> 第315章 武威城夜宴技惊四座(第1页)

第315章 武威城夜宴技惊四座(第1页)

方南率领队伍,一路马不停蹄,风餐露宿,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和补充给养,几乎全在赶路。

每人双马轮换,马车也是封地特制,极其坚固耐耗。

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,沿途景色逐渐绿色渐稀,黄土裸露,望眼一片荒凉。

队伍行进中,远处的地平线出现了一座雄城的轮廓。

城墙高厚,旌旗招展,正是河西道的府武威城。

河西道,下辖凉州、甘州、肃州、沙州等十数个州府,乃是大楚经营西域的前沿,也是通往西域的咽喉。

离武威城尚有数里,方南下令全军停止前进,吩咐石头:“打出仪仗,整肃军容。”

石头一愣,这一路上为了赶路方便,低调行事,那些代表身份的旗牌仪仗都收在箱子里从未用过。

“少爷,这是?”

方南微微一笑,解释道:“一路上无关州府,无需理会。如今到了地头,日后要与河西道各级衙门打交道,甚至可能要调动本地资源。”

“初次亮相须得摆出威仪,让他们知晓朝廷的重视,也让他们知道我们并非可轻慢之人,这关乎日后办事的效率和顺畅,规矩不能省。”

石头恍然大悟,连连点头:“还是少爷想的周到!”

队伍前列竖起了三面大纛旗,居中一杆赤底金边的大旗,上书一个斗大的“方”字。

左右两杆,一面上书“奉旨安西宣抚”,另一面上书“骠骑大将军方”。

王二蛋率领五十名盔明甲亮、身材魁梧的特种队员,分列方南左右,充当护卫亲兵。

其余士卒也纷纷整理甲胄兵器,从一支风尘仆仆的赶路队伍,变成了一支威严赫赫、杀气凛然的精锐。

队伍重新开动,向着武威城行去,如此显赫的仪仗,早早被武威城头的守军现,飞报入城。

当方南的队伍抵达武威城门外时,只见城门洞开,一队官员早已在此等候。

为一人,年约四旬,身着三品孔雀补子官袍,正是河西道观察副使,姓陈名景。

陈景身后,跟着武威知府、通判等一众地方官员。

陈景见方南仪仗鲜明,军容雄壮,不敢怠慢,连忙带着众官迎上前来,拱手施礼:“下官河西道观察副使陈景,率府衙众官,恭迎靖海侯、骠骑大将军、安西宣抚使方大人,方大人一路辛苦!”

方南勒住战马,居高临下,目光扫过众官,这才翻身下马。

方南上前一步,拱手回礼,淡然道:“陈副使及诸位大人不必多礼,本侯奉旨西行,途径宝地,日后诸多事务,还需仰仗诸位大人配合。”

“不敢不敢,配合大人、为国分忧,乃下官等分内之事。”

陈景态度恭谨,心中却对方南的年轻感到震惊,如此年纪便身居高位,手握重权,圣眷之隆可见一斑。

“方大人,请入城,观察使刘大人在衙署恭候大驾。”

方南点头,重新上马,陈景等官员也纷纷上轿的上轿,骑马的骑马,在前引路。

入城之后,大队人马由一名军官引导,前往武威守军的军营驻扎休整。

方南带着石头、王二蛋以及五十名仪仗护卫,随着陈景等官员前往河西道观察使衙署。

河西道观察使刘珩(hang),乃是一品封疆大吏,年过半百,资历深厚。

刘珩自持身份和年纪,并未出城亲迎,选择在衙署大门外降阶相候,既符合官场规矩,也保全了颜面。

队伍来到衙署前,刘珩见到方南,虽然早有心理准备,仍为其年轻和气度所动容。

刘珩向前几步,拱手笑道:“靖海侯远道而来,一路辛苦了,老夫未能远迎,还望海涵。”

方南快步上前,拱手还礼,笑容和煦:“刘观察使言重了,本侯奉旨办事,途径贵地,本该先行拜会,怎敢劳观察使亲迎,观察使镇守西陲,劳苦功高,久仰大名。”

两人一番官场寒暄,气氛颇为融洽。

刘珩将方南请入衙署正堂,分宾主落座,陈景等一众官员在下相陪,侍女奉上香茗。

“方侯爷年少有为,跨海征东,平定扶桑,立下不世奇功,如今又肩负经略西域之重任,实乃国之柱石,老夫钦佩之至啊。”

“观察使过誉了。”方南轻呷一口茶,淡然道,“全赖陛下英明,将士用命,不过是恰逢其会,尽了臣子本分。”

“倒是观察使坐镇河西,维系丝路畅通,安抚诸族,才是真正的劳心劳力,功在社稷。”

刘珩摆手笑道:“侯爷谬赞了,说起西域确是令人忧心,马匪猖獗,商路断绝,边军受挫,百姓不安。”

“侯爷但有所需,河西道上下一体,必定全力配合,要人给人,要粮给粮!”

方南放下茶盏:“有观察使此言,本侯便放心了,此次马匪之事,绝非寻常,背后恐有蛮族及西域某些势力插手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