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曹操那些事 > 第235章 旧制与魏公(第2页)

第235章 旧制与魏公(第2页)

这个旧制便是指九州制度。

当时荀彧劝解曹操万万不可,恢复旧制容易引起民愤,使得天下诸侯群起攻之。

曹操听进去了,一方面碍于自身尚未足够强大,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自己当前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扩大冀州的势力,而是彻底清除袁绍的根基,所以没有强行推行。

如今荀彧已经去世,曹操手中的实力也允许他如此做,更重要的是曹操要为接下来一步棋做准备。

那便是进位魏公。

封地自然是冀州。

实行九州制后,冀州的地盘会变得空前绝后的大,大到惊掉下巴。

除了包括当前的冀州外,还会囊括幽州、并州以及部分司隶、青州地区。

《尔雅》中有记载,两河之间为冀州,也就是黄河西河和黄河东河地区,华中平原地带。

按照大禹治水的范畴划定,中间那块是最好的土地。

北面至沙漠戈壁,东至辽河流域,南至黄河南河。

如此包围的整一块都属于古冀州,换言之,若是实行九州制之后,同时曹操成功上位为魏公,封地冀州,那么曹操就能真正掌控原先袁绍掌控的地盘,也就是中原最富裕的州。

这是曹操的理想,如今终于能够推进。

同年五月,在推行九州制之后,没有了荀彧的反对,曹操顺利进位魏公。

汉献帝把冀州属下的十个郡作为他的封地,曹操仍继续担任丞相,兼任冀州牧。

此举为后续晋位魏王,建立封国魏国,国都邺城,奠定曹魏基业铺路。

对于曹操而言,恢复九州制,表面是复古正名,实则通过重构行政区划,将自己的核心势力范围冀州大幅扩容。

当然,曹操也有另外的想法。

曹操选择在二次南下失利之后开启九州制的推进,关键因素还在于对其他诸侯的制约,例如江东的孙权和西川的刘备。

荆州方面,从原先的八郡拓展到了十三郡,得到了交州之苍梧、南海、九真、交趾、日南五郡。

荆州之地原先已经处于曹、刘、孙三方势力平衡的状态,如今无缘无故多出来五郡,定然会让刘备和孙权垂涎。

原本交州之地曹操就遥不可及,倒不如用来离间孙刘之间的关系。

只要孙刘双方对于交州五郡没有谈拢,便可能引冲突,曹操便能坐收渔翁之利。

只不过诸葛亮辅佐的刘备并未因此对江东孙氏有所行动,此法没有取得实效。

益州方面,从原先的十二郡国,并得交州之郁林、合浦,拓展成了十四郡。

刘备的行动很明显,就是要鲸吞益州,占据西川之地。

既然如此,那便将双方有争议的交州地块拆分开来,交给刘璋。

刘璋也能有更多的资本来对付刘备,一来可以拖延刘备拿下益州的进度,二来也能以朝廷的名义给刘备戴上反叛的帽子。

毕竟益州天高皇帝远,曹操也管不到。

总的来说,曹操虽然在濡须口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利好,但在返回邺城的过程,通过调整州制,进位魏公,实现了人生当中的又一大进步。

这一年,曹操五十九岁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