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曹操那些事 > 第233章 一战濡须口上(第1页)

第233章 一战濡须口上(第1页)

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正月,曹操率领着大军水路南下,号称步骑四十万。

大军出巢湖,兵至濡须口。

濡须口分为上水口和下水口,上水口便是巢湖入口,下水口乃长江入口。

吕蒙修建的北岸濡须坞便在两口之间,靠近上水口处。

在濡须水从上水口南下途径七宝山处设置一关隘,名为西关,在途径濡须山处临河设关,名为东关。

在这两山夹一河、东西两关之间建设多处坞堡,作屯兵之用。

曹操见到濡须口有吴军把守,不免大吃一惊。

如此险峻的地方,突然冒出来一个关隘,还是重兵把守的坞堡,这让曹军有些措手不及。

不过曹操的领军能力出众,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,丝毫没有惊慌。

他领着众多将领亲自到前线打探敌情。

这一年,曹操五十九岁。

他依旧亲自乘舟驾帆,查看眼前雄壮的濡须坞。

“这是何人的计策?!”曹操不免惊叹,“在如此险要之处提前设立营寨,此人果然不同凡响。”

众人也无不叹服。

回到营寨的曹操不得不下令强攻眼前的濡须坞。

因为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。

一方面大量的水军必须从巢湖出濡须口入长江,另一方面步骑兵若是绕道,必须经过舒城、临湖、襄安等地,不仅路途遥远,补给困难,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,需要攻城拔寨。

所以从当前的角度来看,直击濡须坞是最好的选择。

这也是为何吕蒙会在此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仅仅是为了修建一个军事堡垒。

曹操没有用花里胡哨的计策,而是兵分三路,直接下令强攻。

因为他看出了眼前的坞堡并不完善,加上前些日子合肥的斥候来报,并没有在濡须水现此关。

换言之,此坞堡刚刚修建不久,定然存在运作不畅,人员不足的情况。

所以曹操选择强攻。

一路从濡须水东岸,沿着濡须山脚南下,一路从濡须水西岸,沿着七宝山脚南下,一路水军从濡须水正面对抗。

三路大军,四十万人,强行攻打濡须坞。

此时驻守在濡须口西关的都督是公孙阳。

他见曹操如此大阵仗,一时间有些慌了神。

好在身边的将士提醒,说就算曹操有四十万大军,濡须坞不过四里宽,根本无法彻底展开。

公孙阳这才反应过来,亲自督导大军对抗曹操。

正如曹操所料,坞堡中不过三千人马,防御体系也只是初步阶段,尚无法挥最大效果。

曹操大军几乎要得手。

战况很快就传到了屯兵于岑的周泰耳朵里,周泰当即率领数千人马驰援濡须口。

有了周泰的支援,公孙阳立刻强硬起来,击退了数波曹操大军进攻。

曹操无奈,只好先行后撤数里,在濡须口西面安营扎寨。

孙权得知消息,立刻命甘宁领兵三千为前部督,自率七万主力进驻濡须。

两军在濡须口对峙。

消息送到刘备处,忙着夺取益州的刘备意识到这是个机会,派遣关羽攻打青泥,理由很简单,因为他们是联盟,应当策应孙权。

青泥是汉水边的一条小河,位于江夏郡竟陵城东南处。

这块地方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,镇守武将乃大将文聘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