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曹操那些事 > 第231章 濡须坞(第2页)

第231章 濡须坞(第2页)

此刻的江东地区,似乎已经意识到曹操终究会来,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。

江东重臣张紘给孙权提了一个建议,把秣陵作为治所。

他认为秣陵山川雄伟,地势险要,作为江东地区的政治核心十分合适。

当初刘备来吴郡迎娶孙尚香之时也经过秣陵,他说了一句和张紘十分相似的话,劝孙权到秣陵居住。

孙权综合了当前的形势,采纳了张紘的建议,把治所迁到秣陵,修建石头城,并将秣陵改称建业。

这一举动,也给江东的政权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同月,吕蒙听说曹操打算再次东征,便劝说孙权在濡须水口的两岸修建营寨。

吴军很多将领持反对意见,既然知道曹操要南下,应该在关键位置设下重兵把守。

先前说过,曹操有三条线路南下,一条是最东面经过广陵渡江进攻吴郡,一条是中间通过豫州借道九江郡和庐江郡渡江,一条是从襄阳通过汉水取江夏之地入江东。

故而有将军建议,在东路线和中路线的核心位置京口与当涂布置防线,西面荆州的路线当前江夏的樊口和南郡的江陵都属于江东,不必担心。

他们甚至说水寨没啥用,船只是一种运输工具,打击敌军还是得上岸硬刚。

但吕蒙却说,打仗哪有百战百胜的事,如果敌人突然出现,步骑兵紧紧逼迫,大军连水边都到不了,还能上船吗?

言下之意就是,有水寨在,大军能够进退自如,不用担心没法上船。

孙权觉得很有道理,于是,下令修筑营寨,便是大名鼎鼎的濡须坞。

濡须水,在当今安徽的中部地区,自巢湖而南下后转向西直抵长江,而巢湖通过淝水、淮河、颖水可北达许县、洛阳一带,加上濡须水,刚好构成从洛阳附近的黄河南岸直抵长江北岸的水道。

古城合肥就在巢湖北岸,巢湖南岸进入濡须水处有两座山,濡须水的东面是濡须山,西面是七宝山。

两山夹一水,恰好成了水道通行最为险峻的地方。

吕蒙就选择在此地修建濡须坞。

这一点与雒阳八关之一的伊阙关十分相似,但也有不同。

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要地如关隘、城池、堡垒基本上都是依靠城池,或者周边有平原地带,适合屯兵产粮,否则大军长期驻扎就必须要有后方的补给。

一旦补给线路异常,军事要地就会陷入困境。

但濡须坞却完全不同,此地两旁均是崇山峻岭,身后很长一段路几乎都是水道,根本没有任何补给。

换言之,吕蒙要在此地建设堡垒,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就必须从周边郡县支援。

也就是说,濡须坞的重要意义在于掌控濡须水道,而不是为周边提供支撑。

吕蒙已经算准了曹操的进军路线,也知道曹操没有其他路可以走,只能从巢湖走濡须水入长江。

只需要掐断濡须水,曹操的水军就束手无策,渡江攻打江东也会成为空谈。

这就是濡须坞真正的意义,为庐江郡一带提供了濡须防线。

吕蒙或许自己都没有料到,正是因为濡须坞的存在,才抵挡住了北魏的四次进攻,让江南江东地区数十年不遭兵祸。

建坞这个战略思想还被后世扬光大,南宋时期在江南地带建立过很多坞堡,阻挡了金人和蒙古人前进的脚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