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恒看着张咏递过来的奏折,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杨延昭,心里终于慌了。他知道,要是高阳关破了,他的天书封禅梦也该醒了,甚至连皇位都保不住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和无助,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困境。
太后和奸臣们也慌了,他们虽然想除掉杨延昭,可要是辽军真的打到汴梁,他们也没好果子吃。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,相互对视着,不知道该如何是好。
赵恒深吸一口气,对杨延昭说:“杨延昭,朕暂且相信你一次。朕任命你为高阳关兵马大元帅,即刻率领五万禁军,回高阳关抗辽。要是你能守住高阳关,朕就赦免你的罪行,还会对你加官进爵。要是你守不住……你就提着自己的脑袋来见朕!”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期许,仿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杨延昭身上。
杨延昭心里一喜,连忙磕头:“臣遵旨!臣定不负陛下所托,定能守住高阳关,打退辽军!”他的声音坚定有力,充满了自信和决心,仿佛在向赵恒宣誓他的忠诚和能力。
“好!”赵恒点了点头,“你现在就去兵部调兵,即刻出,不得延误!”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,希望杨延昭能够尽快启程,挽救高阳关的危局。
“臣遵旨!”杨延昭起身,转身朝着殿外走去。他知道,这次回高阳关,责任重大,他不仅要守住高阳关,还要证明自己的清白,让那些奸臣无话可说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绝,大步走出了养心殿,仿佛要去迎接一场生死之战。
离开皇宫后,杨延昭立刻去兵部调兵。兵部尚书早就听说了杨延昭的事迹,对他很是敬佩,亲自帮他调兵,还给他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武器。在兵部尚书的帮助下,杨延昭迅集结了五万禁军,这些士兵个个精神抖擞,士气高昂,准备跟随杨延昭奔赴战场。
当天下午,杨延昭率领五万禁军,朝着高阳关的方向疾驰而去。他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,手中紧紧握着长枪,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。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快点,再快点,一定要赶在辽军攻破高阳关之前,回到高阳关,和弟兄们、和雪儿一起,守住他们的家园。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高阳关的城墙,看到了城墙上飘扬的大宋旗帜,看到了雪儿焦急等待的眼神。
与此同时,高阳关已经被辽军包围了。耶律烈亲自督战,他骑在一匹黑色的战马上,手中挥舞着马鞭,大声呼喊着:“给我冲!攻下高阳关,重重有赏!”辽兵们像疯了一样,朝着城墙起猛烈的进攻。他们呐喊着,潮水般地涌向城墙,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。
周信和王率领士兵们拼死抵抗,他们用滚石、热油、火药等武器,一次次击退辽军的进攻。但辽军太多了,如同潮水般源源不断,城墙上的士兵越来越少,伤亡惨重。城墙也被辽军的投石机砸出了不少裂缝,砖石纷纷掉落,仿佛随时都会倒塌。
慕容雪和沈青带着伤兵营的医生和护士,还有自前来支援的百姓们,在城楼下不停地忙碌着。她们的衣袖上沾满了鲜血,额头上布满了汗珠,却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。慕容雪一手拿着绷带,一手扶着受伤的士兵,眼神坚定而温柔:“坚持住,马上就好,我们还要等着杨将军回来一起守关。”沈青则跪在地上,熟练地为士兵处理伤口,每一次清创、缝合都精准利落,她的声音沉稳:“别慌,伤口处理好了就能再上战场。”
百姓们也没有退缩,有的扛着弹药往城楼上送,有的帮着抬运伤员,还有的烧好了热水送到士兵手中。张老板更是带着酒楼的伙计,把刚煮好的热汤一桶桶搬到城边,大声喊道:“弟兄们,喝碗热汤暖暖身子,咱们跟辽狗拼了!”城楼下,喊杀声、兵器碰撞声、伤员的呻吟声与百姓的鼓劲声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悲壮却又充满力量的画面。
“周将军!西门快守不住了!辽军已经爬上城墙了!”一个士兵浑身是血地跑过来,声音里带着绝望。他的盔甲被砍得破烂不堪,胳膊上还插着一支羽箭,却依旧死死攥着手中的刀。
周信咬着牙,脸上青筋暴起,他举起手中的大刀,刀刃上还沾着辽军的鲜血:“弟兄们!跟我去西门!就算是死,也要把辽狗赶下去!守住西门,就是守住高阳关!”说完,他率领一队士兵朝着西门冲去。士兵们跟着周信,呐喊着冲向敌阵,哪怕身上已经多处受伤,也没有一个人退缩。
王在东门指挥,他看着不断涌上城墙的辽军,心里焦急万分,却依旧强装镇定地大喊:“东门的弟兄们,坚持住!杨将军很快就会回来的!咱们一定要等杨将军回来,不能让他失望!”他一边喊,一边挥舞着长枪,刺穿了一个爬上城墙的辽兵。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,如同惊雷般从远方传来。紧接着,一面绣着“杨”字的大旗出现在地平线上——是杨延昭!他率领五万禁军,像一道黑色的闪电,朝着辽军的后方杀来!
“是杨将军!杨将军回来了!”城楼上的士兵们看到那面熟悉的大旗,瞬间爆出欢呼声,原本疲惫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。他们仿佛注入了新的力量,挥舞着兵器,更加勇猛地朝着辽军砍去。
慕容雪也看到了那面大旗,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,眼泪瞬间夺眶而出。她朝着杨延昭的方向大喊:“延昭!你终于回来了!”声音里满是激动和委屈,多日来的担忧和恐惧在这一刻烟消云散。
杨延昭骑着马,手持长枪,如同一尊战神般冲向辽军的后方。他高声喊道:“辽狗!我杨延昭回来了!你们的死期到了!”长枪在他手中如龙出海,每一次挥舞都能刺穿一个辽兵的胸膛。
五万禁军士气大振,他们跟着杨延昭,如同猛虎下山般朝着辽军的后方杀去。辽军原本以为高阳关唾手可得,没料到杨延昭会带着援军突然出现,后方瞬间乱了阵脚。士兵们开始慌乱地后退,原本严密的阵型变得混乱不堪。
周信和王见状,立刻抓住机会,率领城楼上的士兵打开城门,朝着辽军杀去。城楼上的百姓们也欢呼着,挥舞着手中的农具,跟着士兵们一起冲向敌阵。
耶律烈看到这一幕,气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。他原本以为胜券在握,却没想到杨延昭会如此迅地赶回。他看着混乱的军队,脸色铁青,咬着牙下令:“全军撤退!”
辽兵们听到撤退的命令,如同惊弓之鸟,纷纷转身就跑。宋军士兵们在后紧紧追击,又杀了不少辽兵,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战马。辽军一路丢盔弃甲,狼狈地朝着北方逃窜。
杨延昭率领士兵们一直追到黑松林,看着辽军远去的背影,才下令停止追击。他勒住马,回头望向高阳关的方向,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墙上,那面“杨”字大旗在风中飘扬。他心里满是欣慰——他终于回来了,终于守住了高阳关。
回到高阳关,城里的百姓们早已在街道两旁等候。他们手里拿着鞭炮和锣鼓,看到杨延昭率领士兵们回来,立刻点燃鞭炮,敲响锣鼓,欢呼声此起彼伏。张老板带着百姓们,给士兵们送来了酒和肉,他拉着杨延昭的手,激动地说:“杨将军,您可算回来了!要是没有您,咱们高阳关就完了!”
慕容雪快步跑到杨延昭身边,扑进他怀里,放声大哭:“延昭,你终于回来了!我还以为……还以为你再也回不来了!”这些天,她每天都在城楼上眺望,担心杨延昭的安危,此刻终于见到他平安归来,所有的情绪都忍不住爆出来。
杨延昭紧紧抱着慕容雪,轻轻拍着她的背,声音温柔:“对不起,雪儿,让你担心了。我回来了,以后再也不会离开你了。”他能感受到慕容雪身体的颤抖,心里满是愧疚和心疼。
周信和王也走了过来,脸上带着疲惫却又兴奋的笑容。周信拍了拍杨延昭的肩膀:“将军,您可算回来了!要是您再晚回来一步,我们就要跟辽军拼到底了!”王也笑着说:“是啊,有您在,咱们高阳关就稳了!”
沈青也走了过来,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倦意,却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:“杨将军,欢迎您回来。您这次能平安回来,真是太好了。以后,我还会继续留在伤兵营,帮慕容姑娘一起给士兵们看病,为守护高阳关出一份力。”
杨延昭点了点头,感激地说:“多谢沈大夫。有你在,伤兵营的士兵们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疗,我也能更放心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,高阳关渐渐恢复了平静。杨延昭一边安排士兵们休整、训练,一边派人清理战场、修补城墙。他还亲自去慰问受伤的士兵和百姓,给他们送去粮食和药品。同时,他派人去汴梁给赵恒写了一封奏折,详细说明了这次打退辽军的经过,还请求赵恒拨款帮助高阳关重建家园、安抚百姓。
赵恒收到奏折后,虽然对杨延昭依旧有些忌惮,但也知道杨延昭是个难得的将才,而且高阳关离不开他。于是,他批准了杨延昭的请求,还下旨封杨延昭为高阳关兵马大元帅,让他长期驻守高阳关。
杨延浦的伤势也渐渐恢复,能下床走动了。他每天都去校场,和士兵们一起训练。他拿着长枪,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力量,眼神里满是坚定:“以后,我要跟大哥一起守关,再也不让辽军踏入高阳关一步!”
这天,杨延昭带着慕容雪,骑着马去了城外的草原。此时正是花开的季节,草原上的野花竞相绽放,五颜六色的花朵点缀在绿色的草地上,像一幅美丽的画卷。微风拂过,带着花香,让人心情舒畅。
慕容雪坐在马背上,靠在杨延昭的怀里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:“延昭,你还记得吗?你之前说过,等打退辽军,就带我来草原骑马,看野花。”
杨延昭笑着点头,伸手轻轻抚摸着慕容雪的头:“当然记得。雪儿,以后每年这个时候,我都带你来这里,看野花,骑马。只要有我在,就会一直护着你,护着高阳关。”
慕容雪闭上眼睛,感受着杨延昭的体温和草原上的微风,心里满是幸福。她知道,以后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战争,还会有危险,但只要能和杨延昭在一起,和大家在一起,守住高阳关这个家,她就什么都不怕。
远处的城楼上,周信和王正望着草原的方向,两人相视一笑。周信感慨地说:“你看将军和慕容姑娘,多幸福啊!咱们守着高阳关,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过上这样安稳幸福的日子。”
王点了点头,眼神坚定:“是啊!以后咱们也要多打胜仗,让高阳关永远这么太平,让百姓们永远这么幸福。”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高阳关的城楼上,也洒在草原上的两人一马身上。杨延昭和慕容雪骑着马在草原上缓缓奔驰,笑声传遍了整个草原。他们知道,只要大家齐心协力,只要大宋的百姓团结一心,就一定能守住高阳关,守住大宋的土地,让和平永远笼罩这片土地。
而汴梁的皇宫里,赵恒看着窗外的夕阳,手里依旧拿着那块“天书”,脸上却没有了往日的得意,反而多了几分不安。他心里清楚,要是没有杨延昭,高阳关早就被辽军攻破了,汴梁也会受到威胁。可他又担心杨延昭功高震主,以后会不听朝廷的号令。他轻轻叹了口气,眼神复杂地望着远方,不知道该如何平衡这之间的关系。
太后和那些奸臣们也在私下里商议,如何才能除掉杨延昭。他们坐在密室里,脸色阴沉。太后端着茶杯,手指轻轻敲击着杯壁:“杨延昭现在在军中威望越来越高,百姓也都拥戴他,再这样下去,咱们就更难控制他了。”一个奸臣连忙附和:“太后说得对,可现在杨延昭手握兵权,要是轻易动他,恐怕会引起兵变,到时候就麻烦了。”另一个奸臣也说:“咱们只能暂时忍一忍,等找到合适的时机,再想办法除掉他。”几人你一言我一语,最终也没能想出一个好办法,只能暂时放弃这个念头,等待时机。
但杨延昭并不知道这些。他现在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守护高阳关和照顾身边的人身上。每天清晨,他都会去校场看着士兵们训练;白天,他会去巡查城墙、慰问百姓;晚上,他会和慕容雪一起在城楼上散步,看着高阳关的夜景。他相信,只要他们坚持下去,只要大家团结一心,就一定能迎来真正的和平,让大宋的百姓都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。而高阳关,这座历经战火却依旧屹立的城池,也会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