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> 第9章 汴梁传旨藏蹊跷旧敌寻仇搅风云公元1012年夏-秋上(第4页)

第9章 汴梁传旨藏蹊跷旧敌寻仇搅风云公元1012年夏-秋上(第4页)

“有几个兄弟伤得比较重,其他的都是轻伤。”老者叹了口气,“我们是从并州来的,要去莫州做生意,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山贼。”

“并州?”杨延昭眼前一亮,“你们认识杨延浦将军吗?”

“杨延浦将军?”老者愣了一下,随即点了点头,“认识!杨将军是并州的守将,我们商队在并州做生意,经常能见到杨将军。杨将军是个好官,不仅保护我们商人的安全,还减免了我们不少赋税。”

“那就好。”杨延昭笑着说,“我是杨延浦将军的兄长杨延昭,正要回高阳关。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带我一段路,我想尽快赶到高阳关。”

“您就是杨延昭将军?”老者惊讶地说,“久仰将军大名!将军能护着莫州百姓,还能打退辽军,是我们大宋的大英雄!我们当然愿意带将军一段路,将军快请上车!”

杨延昭谢过老者,跟着他上了马车。马车里很宽敞,还有一张小床。老者让杨延昭躺在小床上休息,又让人给杨延昭端来一些食物和水。

杨延昭确实累了,躺在小床上,很快就睡着了。等他醒来的时候,已经是傍晚了。马车还在行驶,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。

“将军,您醒了?”老者坐在旁边,看到杨延昭醒来,笑着说,“我们已经走了大概一百多里路,再走两天,就能到高阳关了。”

“多谢老人家。”杨延昭坐起来,伸了个懒腰,“这一路多亏了你们,不然我还不知道要走多久才能到高阳关。”

“将军客气了。”老者笑着说,“能为将军做点事,是我们的荣幸。对了,将军,我听说辽军最近又在集结兵力,好像要再次进攻高阳关,您这次回高阳关,一定要多加小心啊。”

“我知道。”杨延昭点了点头,“我已经派人给杨延浦将军送信,让他加强戒备,也给高阳关的周信和王送了信,让他们做好准备。只要我们做好准备,一定能打退辽军。”

老者点了点头,又和杨延昭聊了一些并州和莫州的情况。杨延昭听得很认真,他知道,了解这些情况,对他回高阳关后的防务安排很有帮助。

接下来的两天,杨延昭就跟着商队一起赶路。商队的人都很尊敬杨延昭,把最好的食物和水留给杨延昭,还经常跟杨延昭聊一些各地的风土人情。杨延昭也很随和,跟他们聊得很开心。

第三天中午,商队终于到了高阳关附近。杨延昭远远地就看到了高阳关的城楼,心里激动不已。他终于回来了!

“老人家,前面就是高阳关了,我就先下车了。”杨延昭对老者说,“多谢你们这一路的照顾,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,尽管去高阳关找我。”

“将军太客气了。”老者笑着说,“我们也快到莫州了,就不送将军了。将军多保重,希望将军能早日打退辽军,让我们百姓过上安稳日子。”

杨延昭谢过老者,跳下车,朝着高阳关的方向跑去。

很快,杨延昭就到了高阳关的城楼下。守城的士兵看到他,都愣了一下,随即认出了他:“是杨将军!杨将军回来了!”

士兵们立刻打开城门,围了上来,脸上满是激动:“将军,您可算回来了!我们都快想死您了!”守城士兵的喊声像颗石子扔进滚油里,瞬间在高阳关炸开了锅。正在城楼上巡查的周信听到动静,手里的令旗都差点掉地上,扒着城垛往下一看,见杨延昭穿着一身洗得白的粗布衣裳,头上还沾着草屑,却依旧身姿挺拔地站在城门口,当即扯着嗓子喊:“快!快把城门开大点!让将军进来!”

城门“嘎吱嘎吱”地完全敞开,杨延昭刚迈进去一步,就被周信扑了个满怀。周信这大老粗激动得满脸通红,拍着他的后背直嚷嚷:“将军!您可算回来了!您再不回来,我这颗心都快从嗓子眼跳出来了!王那小子昨天还跟我打赌,说您是不是被陛下留在汴梁当大官,忘了咱们这些弟兄了!”

“胡说什么呢!”王从人群里挤出来,手里还攥着半个没啃完的麦饼,看到杨延昭,麦饼“啪嗒”掉在地上也顾不上捡,“将军,我可没那么说!我是说陛下肯定舍不得放您走,毕竟您这么能打,留在汴梁能镇场子!”

杨延昭被这俩活宝逗得笑出了声,拍了拍两人的肩膀:“行了,我这不是回来了嘛!高阳关怎么样?辽军没动静吧?”

“没动静!”周信立刻收起玩笑脸,正经起来,“您走后,我们按您的吩咐加固了城防,还在城外多挖了三道壕沟,埋了不少陷阱。慕容姑娘每天都带着伤兵营的人巡查,百姓们也常来帮忙,一切都好好的。就是……”他顿了顿,压低声音,“就是您走后没多久,汴梁那边派了个叫李公公的太监来,说是来‘慰问’,其实天天盯着咱们的动向,还问了不少关于您的事,看着就不像好人。”

“李公公?”杨延昭皱起眉头,他在汴梁没听过这号人,看来赵恒是真不放心他,还派人来监视高阳关。

“可不是嘛!”王撇了撇嘴,“那太监架子大得很,来了就住驿馆,每天要吃三荤两素,还得要丫鬟伺候,比咱们将军还讲究。昨天还说咱们城楼上的士兵站得不够整齐,要罚咱们的月钱,被慕容姑娘怼回去了。”

“雪儿怼他了?”杨延昭心里一暖,又有些担心,“她怎么怼的?没出事吧?”

“放心,慕容姑娘有分寸!”周信笑着说,“慕容姑娘说,士兵们每天训练、守城,累得饭都顾不上吃,站得整齐不整齐不重要,能打退辽军才重要。那太监被怼得说不出话,气呼呼地走了,到现在都没再来找事。”

杨延昭刚松了口气,就听到一阵熟悉的脚步声,抬头一看,慕容雪正快步朝他走来。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衣裙,头简单挽了个髻,手里还拿着一个药箱,显然是刚从伤兵营过来。看到杨延昭,她的脚步顿了顿,眼睛瞬间红了,快步跑过来,扑进他怀里:“延昭!你终于回来了!我还以为……还以为你要很久才能回来。”

杨延昭紧紧抱着她,能感觉到她在微微抖,心里满是愧疚:“让你担心了,我这不是好好回来了嘛。你看,我还把你给我缝的护心镜带来了,一点都没损坏。”他说着,从怀里掏出护心镜,上面的“雪”字依旧清晰。

慕容雪接过护心镜,摸了摸上面的绣线,破涕为笑: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。对了,爹知道你回来了,肯定很高兴,他昨天还跟我说,要是你这个月再不回来,他就亲自去汴梁找你。”

“岳父身体不好,怎么能让他去汴梁折腾。”杨延昭笑着说,“走,咱们先去见岳父,然后再商议防务的事。”

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往慕容远的住处走去。刚走到半路,就看到慕容远拄着拐杖,在丫鬟的搀扶下迎了过来。看到杨延昭,慕容远的眼睛亮了起来,快步走上前:“延昭!你可算回来了!路上累不累?有没有受伤?”

“岳父放心,我没事,就是路上遇到点小麻烦,已经解决了。”杨延昭扶着慕容远,“您身体不好,怎么还出来了?快回去坐着。”

“我这不是高兴嘛!”慕容远笑着说,“你回来了,我这颗心也踏实了。走,回家,我让厨房给你炖了鸡汤,你路上肯定没吃好。”

回到慕容远的住处,厨房很快就把鸡汤端了上来。杨延昭确实饿了,连喝了三碗,才觉得浑身暖和起来。慕容雪坐在他身边,不停地给他夹菜,眼神里满是心疼。

吃完饭,杨延昭把在汴梁的经历,还有耶律烈的威胁,都跟慕容远、周信、王说了一遍。

“什么?耶律烈那小子敢威胁将军!还想要《杨家兵法》!”周信气得拍桌子,“下次让我遇到他,我一定砍了他!”

“就是!”王也怒了,“《杨家兵法》是杨老将军的心血,怎么能给他这种辽狗!将军,您放心,要是辽军敢来,咱们就算拼了命,也要守住高阳关!”

慕容远皱着眉头,沉思了一会儿:“延昭,耶律烈的话不能信,就算你给他《杨家兵法》,他也不会真的保证三年内不犯大宋。而且,赵恒把你留在汴梁,又派人来监视高阳关,显然是对你不放心。你这次私自回来,要是被赵恒知道了,恐怕会有麻烦。”

“我知道。”杨延昭点了点头,“我这次回来,就是想先守住高阳关。至于赵恒那边,等以后再说。要是他真的怪罪下来,我一个人承担,不会连累你们。”

“将军,您说什么呢!”周信立刻站起来,“咱们跟您出生入死这么多年,早就把您当成亲人了!要是陛下怪罪下来,我们跟您一起承担!”

“对!我们跟您一起承担!”王也跟着站起来。

慕容雪握住杨延昭的手,坚定地说:“延昭,我也跟你一起承担。不管遇到什么事,我们都一起面对。”

看着大家坚定的眼神,杨延昭心里满是感动:“好!有你们在,我什么都不怕!接下来,咱们要更加小心,加强防务,密切关注辽军的动向。周信,你继续守东门,加强巡逻,别让辽军的斥候混进来。王,你守西门,多准备些滚石、热油和火药,要是辽军来攻,给他们迎头痛击。雪儿,你还是负责伤兵营,多准备些药品和绷带,随时准备治疗受伤的士兵。岳父,您负责管理粮仓和药库,确保粮草和药品供应充足。”

“是!”大家齐声应道。

接下来的几天,杨延昭每天都忙着巡查城防,训练士兵,和周信、王一起商议应对辽军的策略。慕容雪也每天都去伤兵营帮忙,还经常跟着杨延昭一起巡查,给士兵们打气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