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很快就到了三月初。探马传来消息,辽圣宗已经在幽州集结了二十万辽军,李德明也派了五万西夏军过来,一共二十五万兵马,朝着高阳关方向进,预计三月初五就能到。
杨延昭立刻下令,全军进入戒备状态。士兵们纷纷登上城墙,准备好武器和弹药,百姓们也都躲进了城里,关好门窗,做好了应对战争的准备。
三月初五那天,辽军和西夏军果然到了高阳关下。这一次,他们的阵容比上次更庞大,旗帜更鲜艳,鼓声更响亮,显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辽圣宗骑着高头大马,站在队伍最前面,眼神冰冷地看着高阳关的城楼,大声喊道:“杨延昭!上次朕一时大意,被你侥幸取胜!这次朕带来了二十五万兵马,看你还怎么守!识相的就赶紧开城投降,不然朕攻破城池,定要把你碎尸万段,屠了整个高阳关!”
杨延昭站在城楼上,穿着一身亮银色的盔甲,手里握着长枪,眼神坚定地看着辽圣宗,大声喊道:“耶律隆绪,你少在这里吓唬人!高阳关是大宋的土地,我杨延昭是大宋的将军,绝不会向你投降!想要攻破高阳关,就先踏过我和弟兄们的尸体!”
“好!好一个不知死活的杨延昭!”辽圣宗气得脸色铁青,拔出腰间的弯刀,大声喊道,“全军听令!进攻!攻破高阳关,屠城!”
随着辽圣宗的一声令下,辽军和西夏军像疯了一样,朝着高阳关冲了过来。有的推着冲车,有的扛着云梯,有的拿着盾牌,密密麻麻地朝着城墙逼近。
“放箭!”杨延昭一声令下。
城墙上的弩箭手立刻扣动扳机,“嗖嗖”的箭声划破长空,像雨点一样朝着敌军射去。冲在最前面的辽兵纷纷中箭倒地,鲜血染红了雪地。
可敌军太多了,倒下一批,又冲上来一批,很快就到了城墙脚下。有的辽兵开始架云梯,有的推着冲车,朝着城门撞来。
“滚石!热油!”杨延昭又喊了一声。
士兵们立刻把早就准备好的滚石、热油桶推下去。滚石砸在辽兵身上,出“咔嚓”的骨头断裂声;热油浇在辽兵身上,立刻传来阵阵惨叫,有的辽兵身上着了火,在雪地里打滚,很快就没了动静。
“引爆火药!”杨延昭见辽兵越来越多,大声喊道。
士兵们立刻点燃导火索,“轰!轰!轰!”的爆炸声响起,城墙外面的壕沟里顿时火光冲天,浓烟滚滚。不少辽兵被炸得粉身碎骨,剩下的辽兵吓得纷纷后退,不敢再靠近。
辽圣宗看到这一幕,气得咬牙切齿,却又无可奈何。他没想到,杨延昭竟然还准备了火药,这一下,又损失了不少兵力。
“李德明!你带五万西夏军,从侧翼进攻东门!”辽圣宗大声喊道,“一定要攻破东门,给朕杀进去!”
“是!”李德明应了一声,率领五万西夏军,朝着东门方向冲去。
东门的守将是周信。他看到西夏军朝着东门冲来,立刻下令:“放箭!滚石!热油!给我狠狠地打!绝不让他们靠近城墙!”
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,弩箭、滚石、热油纷纷朝着西夏军砸去。西夏军虽然勇猛,却也抵挡不住宋军的猛烈进攻,纷纷倒地,损失惨重。
李德明见久攻不下,心里很是着急。他知道,要是不能攻破东门,辽圣宗肯定会怪罪他。他咬了咬牙,拔出腰间的弯刀,大声喊道:“兄弟们!跟我冲!谁先登上城墙,赏黄金百两!”
西夏军听到有赏,顿时来了精神,纷纷朝着城墙冲去。有的西夏兵甚至不顾死活,踩着同伴的尸体,朝着城楼上爬来。
周信见西夏军越来越近,心里很是着急。他知道,再这样下去,东门迟早会被攻破。他咬了咬牙,拔出腰间的大刀,大声喊道:“弟兄们!跟我杀下去!绝不让西夏狗贼踏入东门一步!”
说完,周信率领一部分士兵,打开城门,朝着西夏军杀去。宋军士兵们见将领这么勇猛,也纷纷跟着杀了出去。
两军瞬间厮杀在一起。周信握着大刀,左劈右砍,西夏兵纷纷倒地。李德明看到周信,立刻朝着他冲了过来,两人打了起来。
周信的武功虽然不如杨延昭,但也很是厉害。他和李德明打了十几个回合,不分胜负。李德明心里很是着急,他知道,再这样打下去,对自己不利。他咬了咬牙,突然使出一招阴招,朝着周信的小腹踢去。
周信没料到李德明会用阴招,躲闪不及,被踢中了小腹,疼得弯下了腰。李德明趁机举起大刀,朝着周信的脑袋砍去。
“周将军!小心!”就在这危急关头,一个士兵扑了过来,挡在了周信面前。“咔嚓”一声,士兵被李德明砍中了脑袋,当场气绝身亡。
周信看着死去的士兵,眼里满是愤怒。他忍着疼痛,猛地站起来,举起大刀,朝着李德明砍去。李德明没料到周信会突然反击,躲闪不及,被砍中了肩膀,鲜血立刻流了出来。
“啊!”李德明惨叫一声,转身就跑。西夏军见主帅受伤逃跑,纷纷转身就跑。周信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,率领宋军在后追杀,又杀了不少西夏兵。
城楼上的杨延昭看到这一幕,心里松了口气。他知道,东门暂时安全了。可他也清楚,辽军和西夏军兵力太多,这次战斗,还会持续很久,他们还有很多困难要面对。
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慕容雪(慕容雪担心杨延昭的安全,也跟着上了城楼),慕容雪也看着他,眼里满是担忧和支持。杨延昭握住慕容雪的手,小声说:“别担心,我会没事的。”
慕容雪点了点头,没有说话,只是紧紧地握着杨延昭的手,给了他无声的支持。
就在这时,探马传来消息:杨延浦率领的三万兵马,在黑松林遭到了辽军的埋伏,损失惨重,杨延浦也受了重伤,正在往回撤退。
杨延昭心里一沉,脸色瞬间变得苍白。他知道,杨延浦的援军是他们的重要力量,要是杨延浦出了什么事,他们守住高阳关的把握就更小了。
“延昭,怎么了?是不是出什么事了?”慕容雪看到杨延昭脸色不好,连忙问道。
“延浦在黑松林遭到了辽军的埋伏,损失惨重,还受了重伤。”杨延昭声音低沉地说,“我得立刻去接应他,不然他会有危险。”
“延昭,你不能去!”慕容雪连忙拉住杨延昭,“现在城楼上需要你,要是你走了,辽军来攻,谁来指挥士兵们作战?我去!“我去!我带着伤兵营的弟兄们去接应杨将军!”慕容雪紧紧攥着杨延昭的手腕,语气斩钉截铁,“我会武功,还懂医术,既能帮着杀敌,又能给杨将军治伤。你留在城楼指挥,这里离不开你!”
杨延昭看着她眼底的坚定,心里又暖又急。他知道慕容雪说得对——城南战场正胶着,他一旦离开,宋军没了主心骨,辽军很可能趁虚而入。可让慕容雪去涉险,他又实在放心不下。
“将军!没时间犹豫了!”城楼下突然传来王的喊声,他正挥着大刀砍倒一个爬城的辽兵,“辽军又冲上来了,您快下令!”
慕容雪趁机从腰间拔出短剑,塞进杨延昭手里:“这把剑你拿着,是我爹给我的,能辟邪。我带五百精锐去,很快就回来!”说完,她不等杨延昭反驳,转身朝着城楼楼梯跑去,一边跑一边喊,“伤兵营的弟兄们,跟我走!去接应杨延浦将军!”
城楼下,二十多个伤兵营的士兵立刻响应,他们大多是轻伤痊愈的老兵,手里握着刀枪,跟着慕容雪就往城门跑。杨延昭望着她的背影,握紧了手里的短剑——剑鞘上还留着慕容雪的温度,他咬了咬牙,转身对着城楼上的士兵大喊:“弩箭手集中火力,压制辽军左翼!长枪手守住城垛,绝不让一个辽兵爬上来!”
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。辽圣宗见杨延浦的援军被埋伏,立刻下令全军猛攻南门,无数辽兵扛着云梯、推着冲车,像潮水般涌向城墙。城楼上的滚石和热油很快用去大半,有的士兵箭囊空了,就抄起身边的短刀,对着爬上来的辽兵猛砍。
“将军!滚石不多了!”一个士兵大喊着,手里只剩下半截断矛。
杨延昭扫了一眼城墙根下堆积的尸体,深吸一口气:“把阵亡弟兄的盔甲拆下来,堆在城垛上!用弩箭射他们的冲车车轮,别让冲车靠近城门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