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> 第四单元 真宗继位稳朝局六郎智斗辽细作公元997-1000年(第2页)

第四单元 真宗继位稳朝局六郎智斗辽细作公元997-1000年(第2页)

周信领了命,押着细作下去了。没过多久,王贵和刘顺就来了。杨延昭把抓住细作的事,还有细作招供的内容,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。

“将军,耶律斜轸这小子,居然想玩里应外合的把戏!咱们得赶紧想个办法,不能让他得逞!”王贵气得一拍桌子,大声说道。

刘顺也跟着说:“是啊将军!那些契丹降兵虽然现在忠于咱们,但难保不会被耶律斜轸收买。咱们要不要先把他们抓起来,或者把他们赶出莫州?”

杨延昭摇了摇头:“不行。那些降兵大多是真心想留在莫州,为大宋效力,咱们不能冤枉他们。而且,耶律斜轸还不知道细作被咱们抓了,咱们可以将计就计,设个埋伏,打他个措手不及!”

“将计就计?”王贵和刘顺异口同声地问,眼里满是疑惑。

杨延昭笑了笑,说道:“咱们可以让那个细作给耶律斜轸写信,说已经联络上了契丹降兵,约定三天后晚上三更,在莫州的西门打开城门,接应辽军进城。然后咱们在西门附近设下埋伏,等辽军进城,就动进攻,定能打败他们!”

王贵和刘顺一听,都来了精神:“将军,这个主意好!可那个细作会愿意给耶律斜轸写信吗?”

杨延昭说:“他要是不愿意,咱们就给他点好处。告诉他,只要他帮咱们写信,事成之后,咱们就放他回家,还给他足够的粮食和盘缠。要是他不愿意,就把他交给百姓处置——莫州的百姓恨透了契丹细作,肯定不会轻饶他。”

果然,当杨延昭把条件告诉细作时,细作想都没想就答应了:“我愿意写信!只要你们放我回家,我什么都愿意做!”

杨延昭让细作写了信,又模仿细作的笔迹,在信上盖了细作的私章,然后派了一个可靠的士兵,假装成细作的手下,把信送到耶律斜轸的大营。

耶律斜轸收到信后,心里很是高兴。他没想到细作这么快就联络上了契丹降兵,还约定好了打开城门的时间。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开会,布置进攻莫州的任务:“三天后晚上三更,咱们率领三万辽军,攻打莫州西门。只要城门打开,咱们就冲进去,一举攻占莫州,活捉杨延昭!”

将领们纷纷领了命,开始准备进攻。可他们不知道,杨延昭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,等着他们自投罗网。

接下来的三天,杨延昭一边让士兵们在西门附近设埋伏,一边让契丹降兵们配合演戏——他告诉降兵们,耶律斜轸派细作来联络他们,想让他们打开城门,接应辽军进城,现在细作已经被抓住了,咱们可以将计就计,打败辽军。降兵们一听,都很生气,纷纷表示愿意配合杨延昭,教训一下耶律斜轸。

三天后的晚上,月色朦胧,寒风刺骨。耶律斜轸率领三万辽军,悄悄地来到莫州西门外。他按照信上的约定,派人去西门附近的一棵大槐树下,点燃了三堆火——这是细作和降兵约定的信号。

没过多久,西门慢慢地打开了。耶律斜轸见状,心里大喜,下令:“快!冲进去!攻占莫州!”

辽军士兵们一个个士气大振,朝着西门冲去。可他们刚冲进城门,就听到一声梆子响——这是杨延昭约定的进攻信号。

“放箭!扔滚木!”王贵高声喊道。

埋伏在城门两侧的宋军士兵纷纷放箭,扔滚木。辽军士兵毫无防备,一个个倒下,顿时乱作一团。耶律斜轸见状,心里一惊,知道自己中了埋伏,连忙下令:“快撤退!快撤退!”

可已经晚了,刘顺率领的宋军士兵从西门的两侧冲了出来,堵住了辽军的退路。杨延昭也率领主力士兵,从城里冲了出来,手持长枪,朝着辽军士兵刺去。

“耶律斜轸!你中了我的埋伏,还想跑?”杨延昭高声喊道,“兄弟们,杀了辽军,守住莫州!”

宋军士兵们士气大振,纷纷朝着辽军冲去。契丹降兵们也拿着武器,跟着宋军士兵一起杀敌——他们虽然是契丹人,但早就对耶律斜轸的残暴不满,现在更是想为自己赎罪。

辽军士兵被夹在中间,根本无法抵抗。耶律斜轸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里又气又急,可也没办法,只能率领少数亲信士兵,拼死突围。

杨延昭见耶律斜轸想跑,立刻率军追了上去。“耶律斜轸,哪里跑!”杨延昭一边追,一边喊道,手里的长枪朝着耶律斜轸刺去。耶律斜轸连忙躲闪,可还是被长枪划破了大腿,鲜血直流。他不敢再恋战,加快度,率领亲信士兵逃跑了。

辽军失去了指挥,彻底崩溃。宋军乘胜追击,杀死了无数辽军士兵,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战马。这场战斗,宋军大获全胜,不仅守住了莫州,还沉重地打击了辽军的嚣张气焰。

消息传到汴梁,赵恒大喜过望。他之前还担心杨延昭守不住莫州,现在见杨延昭打了这么大的胜仗,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。他对赵普说:“杨延昭真是个将才!朕没看错人!传朕旨意,封杨延昭为莫州观察使,赏黄金五十两,锦缎五百匹;他手下的将领和士兵,也都有赏赐!”

赵普笑着说:“陛下,杨将军不仅能征善战,还很有谋略,这次用细作诱敌深入,打了个漂亮的胜仗,确实该赏。有他守莫州,契丹就不敢轻易来犯,边境就稳了。”

赵恒点了点头:“是啊!有杨延昭、李继隆、潘美这些将领在,朕就放心了。等将来国力强盛了,咱们再北伐契丹,收复幽云十六州,完成先帝的心愿。”

可潘美那边,最近却出了点事。他在并州驻守时,因为年纪大了,身体越来越差,经常生病,连军务都快管不了了。他知道自己已经不适合再当将领,就写了一份奏折,请求赵恒允许他退休,回汴梁养老。

赵恒收到奏折后,心里很是犹豫。他知道潘美经验丰富,要是潘美退休了,并州就没合适的将领驻守了。他跟赵普商量:“赵宰相,潘美请求退休,朕该不该答应?要是他退休了,并州谁来守啊?”

赵普捋着胡子,想了想,说道:“陛下,潘美确实年纪大了,身体也不好,再让他守并州,怕是会出问题。不如答应他的请求,让他回汴梁养老,再派一个有能力的将领去守并州。臣觉得,杨延昭的弟弟杨延浦,虽然年轻,但很有才干,之前在禁军里表现也不错,可以派他去守并州。”

赵恒点了点头:“好!就按你说的办。传朕旨意,允许潘美退休,封他为韩国公,赏黄金百两、锦缎千匹,让他回汴梁养老;任命杨延浦为并州都部署,率领三万大军前往并州驻守,务必守住并州,配合杨延昭保卫北方边境。”

旨意传到并州时,潘美正在家里养病。他接过圣旨,看着上面“韩国公”的封号,忍不住老泪纵横——他这辈子打了不少仗,有过功也有过过,现在能安安稳稳地回汴梁养老,已经很满足了。

杨延浦接到旨意后,立刻从汴梁出,前往并州。他知道,并州是大宋北方的重要屏障,要是并州丢了,莫州也会受到威胁,哥哥杨延昭的压力就会更大。他特意在出前,去了一趟莫州,看望杨延昭。

杨延昭见弟弟来了,心里很是高兴。他拉着杨延浦的手,说道:“二弟,并州是咱们大宋北方的门户,你去了之后,一定要多加小心。契丹要是来攻,你别硬拼,先守住城池,然后派人给我送信,我会率军去支援你。”

杨延浦点了点头,说道:“大哥,你放心!我会好好守着并州,不会让你失望的。你在莫州也要多加小心,契丹人诡计多端,你可别中了他们的圈套。”

兄弟俩聊了很久,从父亲杨业的遗愿,到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梦想,再到杨家的未来。第二天,杨延浦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杨延昭,率领大军前往并州。杨延昭站在莫州的城楼上,看着弟弟远去的背影,心里暗暗祈祷:“二弟,你一定要平安无事,咱们兄弟俩还要一起北伐契丹,为父亲报仇呢!”

杨延浦到了并州后,很快就熟悉了并州的情况。他效仿杨延昭,在并州加固城墙、挖深护城河,还训练士兵、囤积粮草。当地的百姓见杨延浦年轻有为,又体恤士兵,都很支持他,主动来帮忙加固城防、送粮食。

没过多久,契丹果然派了一支辽军,攻打并州。杨延浦按照杨延昭教他的方法,坚守不出,同时派人去骚扰辽军的粮草供应线。辽军攻打了几天,不仅没攻破并州城,粮草还快用完了,只能下令撤军。杨延浦乘胜追击,杀死了不少辽军士兵,缴获了大量武器和战马。

消息传到莫州,杨延昭很是高兴——他知道,二弟已经长大了,能独当一面了。他特意写了一封信,派人送给杨延浦,表扬他打得好,还嘱咐他继续努力,守住并州。

可杨延昭这边,麻烦事也来了。契丹因为两次攻打莫州都失败了,心里很是不服气,萧太后亲自下令,让耶律休哥率领五万辽军,再次攻打莫州。这次,耶律休哥改变了策略,他没有直接攻打莫州城,而是派兵去攻打莫州周边的县城,想切断莫州的粮草供应线,让莫州不攻自破。

莫州周边的县城大多兵力薄弱,根本抵挡不住辽军的进攻。很快,莫州周边的三个县城就被辽军攻占了,莫州的粮草供应线也被切断了。杨延昭得知消息后,心里很是着急——莫州城里的粮草,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,要是粮草供应线一直被切断,莫州迟早会被攻破。

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开会,商议对策。“兄弟们,耶律休哥攻占了咱们周边的三个县城,切断了咱们的粮草供应线。咱们必须尽快夺回县城,恢复粮草供应,不然莫州就危险了!”杨延昭说道。

周信皱了皱眉,说道:“将军,耶律休哥率领五万辽军,咱们只有一万兵力,要是分兵去夺回县城,莫州的兵力就会更少,要是辽军趁机攻打莫州,咱们就麻烦了。”

王贵也跟着说:“是啊将军!耶律休哥这招太毒了,他就是想让咱们分兵,然后趁机攻打莫州。咱们不能中了他的圈套!”

杨延昭点了点头,说道:“你们说得对,耶律休哥就是想让咱们分兵。可咱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粮草供应线被切断,不然咱们迟早会被困死在莫州。我有个主意——咱们可以假装分兵去夺回县城,引诱耶律休哥率军来攻莫州,然后在莫州城外设下埋伏,打他个措手不及!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