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熹七年十月十六日(公元195年),大汉朝廷的大将军刘昆亲率五万大军,浩浩荡荡地抵达了蕲县战场。
与此同时,徐晃也统率着五万虎啸军团赶到了蕲县。
两支雄师背靠着蕲县城池安营扎寨,营帐连绵十里,那飘扬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早已接到斥候急报的袁术,听闻刘昆亲率大军前来,顿时心头怒火中烧。
然而,在这怒意的深处,却又隐隐浮起一丝难以掩饰的窃喜。
他暗自冷笑,心想:刘昆竟然如此轻视朕?仅仅率领十万之众,就妄图与朕的十八万精锐一决雌雄,真是狂妄至极!
哼,既然你自寻死路,那就休怪朕不讲情面了。
若此战能将你刘昆斩于阵前,或者将你生擒活捉,那日后的大汉天下,岂不就任由朕执掌了?
到那时,朕顺理成章地君临天下,那可是天命所归啊!
袁术虽然骄横,但并非完全昏聩。
他当机立断,立即下令停止对蕲县的攻城行动。
迅召集了麾下的文武重臣,齐聚中军大帐,共同商议军机要事。
他誓要毕其功于一役,将刘昆一举歼灭。
谋士李业站起身来,为袁术细细剖析敌我双方的形势。
“启奏陛下,刘昆这次所率领的汉军不过十万。就算算上蕲县城中的残兵败将,他们的总兵力也不过十一万而已。”
“我军除去近日攻城折损的两万兵力,还有十六万精锐。以多打少,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变得更加笃定:“更何况刘昆的军队远道而来,士卒们疲惫不堪,粮草的转运也十分艰难;而我军已经休整了多日,养精蓄锐,正好可以逸待劳。更兼陛下您英明神武,君臣和睦,上下一心……”
“这场战役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都掌握在我们手中,胜算极大。”
李业这番连捧带吹的言论,让袁术与帐中的诸位将领纷纷点头称是。
要知道,在原本的历史上,袁术北征陈国、梁国的时候,曾经被曹操打得溃不成军,狼狈逃窜。
当曹操的军队兵临蕲县时,袁术吓得魂飞魄散,连夜弃营而逃。
他仓皇地渡过淮河,只留下张勋、桥蕤、李丰、乐就、梁纲五将在蕲县断后。
曹操的军队一到,轻而易举地就击溃了袁军。
四位将领被斩,只有大将军张勋侥幸逃脱。
然而,如今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了。
因为刘昆的横空出世,历史早已在悄然间被改写。
如今的袁术刚刚称帝,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,此番北伐是他称帝后的次亲征。
虽然张勋、梁纲在淮陵之战中惨败而归,但袁术仍然拥有三十万大军,兵强马壮,粮草充足,气势正盛。
他自然不会将刘昆的区区十万疲惫之师放在眼中,心中的狂妄之意顿时滋生,自以为天下无敌。
正当袁术在帐中踌躇满志,幻想着生擒刘昆的的盛大场景时候。
忽然有一名亲兵急匆匆地快步走进大帐,跪地禀报:“启禀陛下,汉军派遣使者来了!”
袁术微微一怔,眉头微微皱起,心中暗自思忖:刘昆此时派遣使者前来,究竟意欲何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