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攥着杨骏衣袖的手又紧了紧,眼神里满是恳切:“你脑子活络,又总能想出些利民又筹钱的法子,这次无论如何,可得助我一臂之力,帮我想想办法周转一二,别让扩城的事卡在钱上!”
杨骏见范质急得额头都冒了细汗,忙轻轻抽回被攥着的衣袖,指尖随意拂了拂袍角,眼底带着几分促狭的笑意,饶有兴致地看向他:“范相莫急。钱这东西,说难也难,说易得也易得——只要找对了法子,周转之策并非没有。只不过,我若帮你解了这扩城缺钱的燃眉之急,你看我这儿恰好也有件事,不知范相可否……帮衬一把?”
这话一出,范质先是愣了愣,双眸微微睁大,显然没料到杨骏会在此刻提条件。待反应过来其中关窍,他又气又笑,抬手点了点杨骏,笑骂道:“好你个骏哥儿!咱们相识多年,共事也非一日,你竟趁着我急着办事,在这儿跟我谈条件、趁火打劫!你这去了殿前司才多久,怎么倒染上了几分兵痞里‘讨价还价’的习气,半点不含糊!”
杨骏闻言朗声大笑,语气里满是坦荡的诙谐:“哈哈,范相这话可就外了!俗话说‘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’,我如今既入了殿前司的门,沾几分军中直来直去的脾性,岂不是理所应当?总不能还像从前那般,凡事都绕着弯子来吧!”
范质被他这话逗得也笑了起来,笑声稍歇,脸上的轻松便散去大半,神色一正,语气又添了几分急切:“不跟你说笑了,骏哥儿。扩城的事陛下催得紧,铸钱的进度又赶不上,我这几日愁得觉都睡不安稳,头都要白几根,你可千万别拿我打趣!”
见范质这般恳切,杨骏也收敛了笑意,神情渐渐郑重。他左右扫了眼殿前的往来官员,往前凑了两步,凑到范质耳边压低声音,只寥寥说了两句话。
原本满脸焦灼的范质,听着听着,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,眼中的急切也被惊喜取代,等杨骏话音落下,他长长松了口气,连声音都轻快了几分,忍不住赞叹:“不愧是你骏哥儿!果然是有办法的人,这一出手,就把我这棘手的难题给解了,真是技惊四座!”
杨骏闻言朗声一笑,话锋顺势转回先前的约定,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的期许:“范相过誉了。不过我刚说的那桩事,与帮你解扩城之困的法子本就相辅相成,缺了哪一样都难成。范相,我可等着你的好消息。”
范质想起方才提及的冯吉,不禁打趣道:“说起来,冯老太师若是在天有灵,见你这般为冯吉考虑,为他谋得这份差事,怕是也要心生欣慰。连我都要忍不住羡慕,冯吉能得你这般倾力举荐。”
“范相这话可就说笑了。”
杨骏神色一正,语气坦荡诚恳道:“我举荐冯吉,并非因私交亲厚,而是秉持‘举贤不避亲’的道理。他性子外放,又懂文书核算,恰好适配那桩差事;换做旁人,还真不一定能把这事干利落。我这是为差事选对人,可不是单凭私情。”
范质听杨骏言明举荐冯吉的缘由,心中已然了然,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气里少了先前的焦灼,多了几分务实的急切:“好了,不说这些虚的了。你方才说的那桩事,打算什么时候着手开始?”
杨骏微微颔,神色认真起来,条理清晰地回道:“这事急不得,得先把前期根基打牢。要的,是把开封外城规划中民宅的选址范围明确下来——哪些地块划给百姓建房,哪些留作商铺经营,还有哪些是预留给达官显贵的宅邸区域,都得标注得一清二楚,绘成详细图纸送来。有了这份图纸,后续的章程才能按图推进,缺一不可。”
“好!此事耽搁不得,我这就去工部催一催那帮人!那帮人做事有时总爱慢半拍,若不盯着催一催,指不定要把绘图的事推到什么时候去——眼下扩城的事耽误不起,我亲自去盯着,务必让他们尽快把外城规划图纸给画出来!”
说罢,他也不再多耽搁,略一拱手便转身快步离去,脚步匆匆,显然是急着往工部赶去。
……
九月十七日!
前线传来捷报:王景率军奋勇征战,一举攻克秦州。后蜀雄武节度使兼侍中韩继勋见战局已败,仓皇弃城而逃,一路奔回成都。消息传开,后蜀成州、阶州守将心惊胆战,深知无力抵抗,纷纷开城投降。此役过后,后蜀朝野上下震动,百姓惶恐不安,原本的防线已然崩解。
捷报传至开封,大周朝堂顿时一片欢腾。文武百官身着朝服,纷纷入朝向郭荣道贺——此次收复秦、成、阶三州,乃是大周谋图天下的第一步棋,如今初战便旗开得胜,无疑为后续大业奠定了坚实根基。
郭荣端坐龙椅,脸上满是振奋之色,殿内的喜庆氛围也让他心情格外畅快。他抬手端起御案上的酒杯,面向群臣举杯示意,声音洪亮而恳切:“此次边疆大捷,收复三州之地,实乃国之幸事!这战功的取得,并非朕一人之功,全仗王相运筹帷幄、杨都指挥使慧眼识才,二人合力举荐王景为帅,选帅得当、用人精准,方能有今日之胜!当为二位记功!”
郭荣话音刚落,王溥与杨骏二人连忙从朝列中快步走出,齐齐立于殿中。杨骏率先屈膝跪地,声音恭敬而恳切:“陛下谬赞!此战能胜,全赖陛下居中调度、擘画全局,为大军筹粮草、定方略,若论功,当属陛下圣明!臣等不过是遵旨行事,不敢居此大功。”
一旁的王溥也躬身附和,语气坚定:“陛下所言极是,然臣亦有浅见。当初朝堂之上,诸多臣工担忧伐蜀耗费钱粮、劳民伤财,多有疑虑之声。是陛下力排众议,才让大军得以安心出征。今日大捷,实乃陛下远见卓识之功,臣等不敢贪天之功。”
郭荣见二人执意推功,不由朗声大笑,笑声中满是豁达:“罢了罢了!你二人不必过谦。伐蜀之胜,从来不是一人之力——前线将士浴血奋战,后方臣工统筹支援,缺一不可。今日不谈功过,只为这收复失地的胜利,来!与众卿共举此杯,同庆大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