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
对于熊洪来说,部落最重要的“器”,就是畜力。
部落现在驯化能够稳定使用的畜力,其实就是黄牛、驴子和马匹,这几样牲口,是部落得以展壮大的基础。
当然,也不是说其他牲口没有被驯化的可能,只不过这几样牲口,以熊洪前世的经验来看,驯化难度最低。
经过几年的驯化,最早一批繁殖出来的牲口,已经成为部落的主要畜力,在各个生产过程中使用了。
而这两年,新出生的幼崽数量也迅增加,且多为第三代甚至第四代,相比较他们那些脾气不好的“爷爷奶奶”们,这些幼崽跟族人的关系更加密切,相对而言就更好驯养、脾气也更加温和、更能听懂族人的命令。
对于熊部落了解这些牲口重要性的这些村子来说,能够拥有一定数量的牲口,是村长们非常渴望的事情。
一对驴子,一头拉犁一头拉耙,用来耕种田地,一天下来,至少也能干上两三亩。不过跟牛比起来,就稍微差了一些。
部落有曲辕犁,又有合理布设的缰绳和辔头装置,一人一牛便能顺利地操作起来,配合默契的话,差不多一天就能犁上两亩多一点,并且因为黄牛其耐力好、力气大、听命令,是部落耕种的绝对主力。
在运输上,黄牛的作用更加明显。虽然他们的度没有马匹快,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没有驴子强,但他们力气大啊,拉的东西自然也多,况且它们会沿着熊部落铺设好的道路行动,再拉着车,轻轻松松就能拉动五六百斤重的车辆。
正因为这些黄牛在村子的耕种和运输中如此重要,故而从去年开始,应广大村长们的强烈要求,熊部落就已经从驯养好的耕牛和驴子里面,逐渐抽出一部分往这些村子里送。
一方面,这些村子非常需要畜力,熊洪和熊巫的耳朵边上都是各个村长要牲口的声音;另一方面,部落通过繁育、围猎以及捕捉的方式,得到了大量的畜力,光靠本部这边,饲养起来难度颇大。
所以将这些牲口送过去,也是为了减轻本部的压力。
“明年的计划是,在每个村子现有畜力的基础上,再给大家送上至少两头耕牛,三头驴子,至少能解决各位部分耕种的难题——马就不要想了,部落非常稀缺,而且我还有大用。”
熊洪看着大家期盼的眼神,不忍大家失望而归,只能无奈地继续说道,“当然,这也不是绝对的,要看明年探索的情况,要是能捕捉到更多的马匹,驯化之后要是有多的,会考虑给各位的村子送上一两匹用于通信。”
……
畜力的事情讲完,农业队伍的种植和养殖事宜,基本上就汇报完毕了。
石雪和熊石、熊材等人,从今年年初筛选种子、检查农具开始,到春天的堆垄、耕种,再到夏季的追肥、锄草、灌溉,一直到秋季的收割、秋耕和储藏,几乎就没有闲下来过。
而占本部一半人口的农业队伍,也跟着这些队长们,奔波在田间地头,照顾着田地里的庄稼。
今年农业队伍的确做了很多事情,这些自然不用别人去说,光是看一看那充盈的谷仓,就能感觉的到,况且,熊洪和熊巫他们都不瞎,自然都是看得见的。
所以对他们谦虚低调的汇报,熊洪和熊巫还是摇了摇头——自己做的事情可以不去吹嘘,但也要实话实说,让更多的族人知晓农业队伍,一年时间都做了哪些事情。
“石雪队长他们负责的种植和养殖,给部落带来充足的食物和畜力,部落能安心去探索去与外交流、组织学习和运动会,自然离不开他们农业队伍的辛勤付出,部落感谢你们。”
熊巫对着石雪等人笑道,“不过,他们还有一些事情没有讲到,正巧我前段时间才从东边的部落回来,那就让我替他们说一下吧。”
石雪等人主要就是讲本部的工作,对如何协助各个村子进行农业种植、牲口喂养,都没有细说,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内容,只是一句话就带过。
不过熊巫觉得,这些事情还是有必要说出来的,让其他族人知晓,种田不是那么简单的;另外,农业种植队在部落外面,有多大的影响力?其他部落怎么看部落种植队?也的确需要让大家都明白。
“东边诸部,现在正在跟我们学习种植方法和技术,虽然在我们看来,他们的技术没我们好,经验没我们丰富,不过他们的学习能力,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”
熊巫看了一眼四周,有一些村长意识到了什么,继续说道,“现在也就是我们没有把最好的技术和办法告诉他们,我希望诸位能够把我们自己的技术和经验给学去,而不是先让这些部落全部学去,在他们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之前,我们要保持对他们的优势,而最大的优势,就是部落食物的产量。”
“可产量从哪里来?不仅仅是依靠本部,还要指望大家,指望熊部落的每一个村子和族人,想想看,要是别的部落比我们高,那我们还好意思说,我们是熊部落的一员?还好意思说种田是熊部落的优点?”
“这些种地的技术和方法,对大家来讲都不是很难,可为什么有的村子亩产只能达到9o斤?有的过11o斤?就算是每块土地不一样,但差别也不会这么大吧?”
台下的诸位村长,有反应迅的,闻言立刻点了点头,脸上的神情也严肃了很多。
大巫师说的话很有道理,很多村长可能不清楚这些部落学的有多认真,会给熊部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。但经常去其他部落交流的水草等人很清楚,光是在白河诸部,这些部落开垦出来的土地,就快要达到熊部落普通村子一半的面积了。
即便他们只是看到白骨洞营地或者灰村营地今年的秋收收获,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种地的追求。
这才两年时间,要是时间再长一点呢?熊部落是否能继续保持对他们的优势?
还有就是这两年的围猎,虽然熊部落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牲口和畜力,在诸多部落中收获最多,但其他部落总归也是获得了不少的畜力,如果按照熊部落各村的拥有标准,这些部落拥有的畜力,实际上是要比熊部落大部分村子多的。这些畜力熊部落今年还能借着驯养的名义自己使用,那明年呢?
这些畜力迟早要还给他们的,而且他们也不傻,自然清楚畜力尤其是黄牛的重要性,为此有好几个族长都找到熊巫,说就算花十头羊的代价,明年也要把牛给换回去。
“当然了,石雪他们在这方面做的也不错,毕竟只要他们开垦土地,从我们部落借用农具和畜力、使用我们的种子,那就要给我们三到五成的收获。”熊巫看现场氛围有些紧张,便笑着说道,
“这方面倒也是我们的优势,只要这个关系不变,这些部落就会一直给我们提供这些收获。而且他们在学习,我们也没有停下来,现在要做的,就是比他们做的更好而已。”
熊巫看得很清楚,这些部落的学习能力不算弱,接受熊部落耕种养殖经验的态度也很好,如果熊部落不去寻求改变,那被过是迟早的事。但熊部落,怎么会不去改变呢?
“朝阳营地的事情,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了,那里的土地非常肥沃,要是族人跟得上的话,不用几年,就会变成部落的新粮仓。”
熊洪拿出一份熊皮书写的纸条,“熊皮来信建议,从各个村子抽调一些人去帮忙,最好是有种植经验的,不过这个事情我还没有决定,因为跟种植队有关系,我便先跟大家说一下,大家做好准备,等明日集议,再予以讨论。”
下午的集议,就是部落各个工坊、部门的单独汇报了。
不知不觉间,这几年时间里,熊部落的工坊数量越来越多,分工也越来越明细,生产能力的提升也非常迅。像冶炼坊、采矿场、制盐坊、纺织坊、木工坊、制皮坊等等工坊,所产出的物资,都成为族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。
部落的各个部门,也就是负责部落各种政令的下达和执行,比如教育院、明观院、育儿园、均输院、藏书院、立律院、伤病坊等等,也开始明细分工和职责。
“……冶炼坊今年共熔炼出青铜1o万余斤,铁8万余斤。其中各类农具、武器、建筑所用等消耗铁6万余斤,各类木工、采矿、纺织等工具消耗铁2万余斤,铜钱5万余斤,各种青铜工具、礼器等约5万斤……”
熊山对这些情况很是熟悉,毕竟他不爱跟人说话,一心只想着如何更好地去冶炼金属。
“另,开采铁矿石5o多万斤,青铜矿7o余万斤,煤矿12o多万斤……”
要说石雪负责的种植养殖是部落的食物来源,是部落展的“地基”,那熊山所负责的金属冶炼,就是部落展的“骨架”。熊部落之所以能够领先其他部落那么多,所依靠的,就是有着其他部落都没有办法做到的金属冶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