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村子,要是采用普通的耕种办法,一天可以犁、种一百亩;使用垄作法,一天差不多只能种上八十亩。即便是有堆垄车和播种耧车的帮助,有畜力的使用,比较下来,垄作法还是有些耗费劳动力的。
不过对于最终的收获而言,这多耗费的劳动力还是值得的,毕竟堆垄的时候,也就这一次需要堆垄,后续田间管理,基本上只要修修补补就可以。
“第二点,垄作法的堆垄技术,有些村子还是没有完全学会,这个我们到时候也会派人员去协助。”
堆垄虽然简单,但对于没有接触、没有经验的一部分村子或者营地来说,也算是比较棘手的问题:垄有多高?垄、沟之间的高差要保证在多少?垄面要多宽?垄与垄之间的距离要有多少?上面的株距是多少?……
这些问题,石雪虽然给了一些今年在本部实行的参考数字,但这些村子可没有实际操作过,只是看这些数字,也不能让土地直接变成符合堆垄条件的耕地。
族长不是说过么,一切要从实际出。
“第三点,给各个村子减少耕种压力,是希望你们能对现有土地的深耕、翻种和日常的田间管理更加上心,尽可能地提升亩产。”
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,有一些肥力,但并不多,以熊部落这几年的耕种经验来看,要是粟亩产一百三十斤来算,刚刚开垦的土地,最多只能有八十多斤的产量。
而这些村子,现在有的土地,绝大部分,都属于这种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,说生不生,说熟也不熟。
耕种一年以后,如果再配合上一些粪肥、草木灰什么的,那肥力明显上升,正常就能达到九十到一百斤,要是种植合理的话,还能达到一百多斤。
此外,就是田间管理,日常的浇水、施肥、锄草、捕捉虫子驱逐野兽,这些都算在田间管理里面,每一项都需要族人去做。
而有些村子,其实对田间管理并不是太看重。诚然,一方面是因为耕种的土地多,族人忙不过来,另一方面,就是对田间管理缺乏重视。故而石雪说的,对这些村长们来说,也算是一个建议。
“土地耕种说完了,那就再说说养殖的事情吧。”
石雪喝了一口水,拿起另外一册书册,继续说道,“本部现在共有十五处散养家禽的地点,八处饲养豕的区域,另外还有六处面积不算太大的牧场,上面主要养殖的是羊和鹿……”
部落现在绝大多数的肉食来源,就是来自这些散布在部落周围的养殖点,到现在为止,熊部落本部这边,还养着五千多只鸡,三千来只鸭子,还有上千只鹅,另外还有很多禽蛋正在接受孵化。
入冬以来,部落临时组建的屠宰部分,花费了五天的时间,才把用于过冬的鸡鸭鹅给宰杀掉一批,要么抹上盐做成腊肉,要么冻成冰块,然后储存在专门的冰窖里。
除了这些家禽,同样贡献出肉食的,还有饲养的豕、羊、鹿以及一部分野牛、野驴,这些牲口的数量,目前也比较多。
“今年春天,各个村子基本上都送去了一些家禽家畜的种苗,而且每隔一段时间,本部也会再送一些过去,我想每个村子都差不多如此,冬季的肉食应该也不用太担心。”
众人点点头,算是对石雪的认同。
正如石雪所说,每个村子里,都会养上一群家禽,数量多的有两三百只,少的也有上百只,对这些村子而言,每日要做的事情,就是把它们赶到村子院墙周围的树林或者草丛里,让它们自己去觅食。
每天晚上收回的时候,最多再喂一次粟籽或者其他的食物,总体而言,耗费也不算很多。而且这些家禽主要是为了提供禽蛋,经过这几年的驯养,这些家禽提供禽蛋的数量也开始增加了一些。
那些体型较大的羊、豕、鹿等牲口,喂养起来更加简单,村子周围的田间地头,多的是那种可以给它们食用的青草,甚至有些村子,从部落拿了一些苜蓿草的草籽回来,撒到山包上,让这些牲口自己去觅食,只要每天派几个人去看管,防止走失就可以了。
为了让每个村子都有一些肉食,熊洪还要求本部,在秋天的时候,把芦苇原喂养的部分牲口给宰杀掉,或者把从白河诸部围猎过来的牲口给分给这些村子,保证肉食的正常供应。
而现在部落消耗的肉食,已经从之前任意的狩猎猎物,逐渐变成三成家禽水产类、五成豕以及两成羊、鹿的结构。
豕,这种从野猪驯化过来的家畜,因为其繁殖能力强,生长周期短,出肉率高,现在已经成为部落最主要的肉食来源,几乎占了本部六成以上。
“……明年,本部这边繁殖的小猪,会给每个村子送一些过去,这些小猪,只要喂养上一两年,就能长很大,比牛、羊长的快,猪肉吃起来,也还算可以。”
熊材笑着跟大家解释,“当然,这些送过去的小猪,只要是公的,都会被阉割掉,如果你们想要在自己村子里繁殖这些猪,那得提前跟我们说,我们会提供种猪的。”
在座的村长们,自然也是会心一笑,没有阉割掉“烦恼根”的公猪,吃不好也睡不好,整天躁动不安,十分影响其他猪的生长。但部落劁猪的技术越来越好,在这些小猪小的时候,就直接“一刀两断”,接下来的时间里,它们就只会吃、睡、长身体,一直到被宰杀为止。
没有劁过的小猪,最多长到3oo来斤,劁过的猪,能长到4oo甚至5oo斤,光是这些,就让部落十分重视劁猪这门“技艺”,有熟练的族人,甚至可以用“微创、微痛”来让这些小猪们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,提升存活率。
“我们需要至少二十头劁过的小猪,要是有种猪的话,最好也给我们提供两头。”
石岩笑着说道,看着熊材,又看了看台上的熊洪,“族长,我们九十里铺营地条件可以,周围的地方也够大,这些家禽家畜,自然能多喂养一些。”
“只要熊材这边没问题,我也不会有什么问题。”熊洪也愉快地回应道,“这些家禽家畜,都是给大家去饲养的,放在本部饲养,和放到你们每个村子饲养,其实都差不多,没有太大的区别。”
“那我们也要一些,今年种的地有一些,堆肥的说让我们多养一些牲口,他们的粪便就是肥田的好东西。”
“是啊,木棍教过我们怎么堆肥,不过光靠村子里族人的粪便,远远不够这一千多亩土地施肥的,养一些猪,倒是个好办法,你怎么想到的?”
“我们村子也要一些,养这个也不算太费事,村里有一些孩童和老人,正好可以帮忙喂养一下。”
熊洪肯定了石岩等人的热情,双手抬起,将热烈的现场氛围给稍微压了压,“大家的要求,我想熊材都会满足的,不过养殖场那边,今年也没有多少家畜的幼崽了,会后,大家可以到他那边登记,到时候熊材,你把名单给确定好,保证每个村子都有一部分家禽家畜。”
“好的族长,这些村子,其实都已经喂养了一部分,要是来不及的话,我建议可以将种猪给送过去一些,让他们自己繁育,这样一来,本部养殖就不用那么紧张了。”
“可以,紧急的情况下,我允许这么做,不过要是有时间,最好还是在本部配种,毕竟优良的种猪也是很宝贵的,这些村子里自己喂养生长的猪,不一定有本部这么好。”
熊材点点头,记下了熊洪的“建议”,正如族长所说,种猪的重要性甚至比一窝幼崽还要重要,正常情况下,部落刚刚驯化好的猪,一胎能生下十来只小猪,而有培育好的公猪去配种,一胎甚至可以达到二十只,普遍在十五只左右。
再加上部落给这些小猪良好的生活环境,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栖息地,这些小猪生长的也很快,只要两三个月,就能离开母猪自己生存,而这个时候,也正是劁猪的好时机。
除了对豕有了具体的分配,熊材还继续对羊、鹿、獐子、狐等一些肉食或者取皮的牲口进行了介绍。只不过这些肉食现在占比不大,每个村子甚至只有十几头羊,重点还是在本部这边。
本部这边喂养的这些牲口,也都集中在芦苇原或者牛马谷这些具有天然牧场的地方,像熊山北坡或者其他的一些地方,都种植上了一些苜蓿草,虽然也能饲养一部分牲口,但这些苜蓿草,大多数是作为饲料存储起来供冬季使用的。
“……这些是使用的牲口,接下来就是部落的畜力情况了。”
熊材又重新拿了一份书册,翻开第一页,“本部这边,今年共有耕牛八百一十五头,驴子一千三百七十七只,马四百四十六匹,因为现在是冬季,在秋耕结束的时候,这些牲口就被送往芦苇原,在那里过冬。本部这里,现在只有一部分。”
部落这两年对捕捉、繁育这些大型牲口,一直没有停下来过,只要是有驯化的可能,熊材他们都不会放弃驯化。今年秋季,大巫师从东边带回来一大批的牲口,其中就有这些能够驯化成畜力的野牛野驴,对熊材来说,简直是最大的惊喜。
正是由于部落上下对这些畜力的重视,熊材的工作开展起来才非常顺利,基本上是需要什么,部落就会提供什么,苜蓿草、豆饼、谷物……只要是这些牲口需要的,部落都会满足。
故而,整个部落可用牲口的数量,也在不断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