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中那张簇新的、写着自己名字的房产证明,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,熨帖着林软的掌心,更点燃了她心底那份压抑已久的、对绝对私密与自由的渴望。
她的心,就像被突如其来的春风鼓满了的帆,迫不及待地想要挣脱一切缆绳,驶向那片完全属于她自己的宁静港湾。
几乎没做任何停留,她只简单收拾了几件随身衣物和日常用品,便拿着那串沉甸甸、象征着独立与自主的钥匙,脚步轻快地再次来到了那个位于林家东面、与小白楼保持着恰到好处距离的独门小院。
再次推开那扇刷着军绿色老漆、边缘已有些斑驳剥落的木门时,心境已截然不同。
时值初春,阳光正好,但小院却比记忆中更显出一种无人打理的疏旷感。
小小的院落,大约二十来平米,安静地沐浴在午后的光线里。
角落里,姥姥昔日精心开辟的那一小畦菜地,因为仅仅几天缺乏照料,那些被压制许久的杂草便已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嫩绿的、顽强的芽尖,宣告着自然的野性。
青砖铺就的地面缝隙里,湿润的泥土滋养着点点青苔和不知名的野草,透着一股生机勃勃却又略显荒芜的气息。
正对着院门的,是三间格局方正的坐北朝南砖瓦平房。红砖墙经历了风雨冲刷,颜色略显深沉,灰瓦顶倒是整齐,只在边缘处长了几簇小小的瓦松。
窗户是旧式的木框玻璃窗,有些地方的腻子已经干裂脱落,看着颇有些年头。
推开堂屋的门,一股淡淡的、空置已久的尘埃味道扑面而来。
屋里家具不多,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款式:实木的方桌、靠背椅、炕柜,还有一张看起来十分结实的炕桌。
它们简单、实用,用料扎实,但设计笨重,样式陈旧,表面都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,无声地诉说着短暂的离别。
然而,在林软眼中,这一切陈旧、寂寥、甚至略带破败的景象,都根本不是问题!
装修布置,刻不容缓,立刻提上日程。
她先是回了一趟小白楼,名义上是取更多行李,实则是跟父母又要了一笔“安家费”。
王娟看着女儿真的要独自去住,心里一千一万个不放心,但拗不过女儿的坚持,又想着那老院子确实需要好好收拾一番才能住人,终究还是心疼占了上风,大方地塞给她一笔钱,嘴里不停地絮叨:
“钱不够再跟妈说!我这就让你爸去找他认识的泥瓦匠老刘头,还有木匠张师傅,他们手艺都好,明天就让他们过去给你看看,该修的修,该补的补。。。”
林软立刻拒绝,嘟着嘴说道:“不用,不用,你们这个年纪的审美怎么可能跟我一样?你们就负责给钱就行,我自己的房子。我自己折腾。不管折腾成什么样我都喜欢。”
他们的审美还停留在糊墙补洞、做个笨重柜子的阶段,哪里懂得什么叫舒适度和生活品质?
她想要的,是远这个时代平均水平的便利和享受。
一拿到钱,她便立刻返回小院,牢牢关紧了那扇斑驳的绿漆木门,从里面插上厚重的门闩,彻底隔绝了外界的视线。
好了,魔法时刻,现在开始!
干活的自然不是她林大小姐本人。
她只是悠闲地窝在院子中央的躺椅上,心念微动,几台造型流畅、泛着金属冷光的未来科技产品——多功能装修机器人,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身旁。
她通过意识流,将脑海中早已构思好的装修效果图——一种融合了本时代质朴外观与时代内在舒适度的方案——详细输入进机器人的控制中枢。
“开始吧。”她轻声命令道。
机器人眼中蓝光一闪,立刻开始了高效而静默的工作。
它们先伸出多种灵活的机械臂,使用高效无味、分解迅的清洁剂和纳米级吸尘工具,仔仔细细地将三间正房、旁边的厨房、小小的柴房和洗澡间以及角落里的厕所彻底打扫了一遍。
所有角落、房梁、蛛网、积尘,无一遗漏,转眼间便被清扫一空,空气中的尘埃味迅被一种清新的气息取代。
接着是墙壁。
原本泛黄、有些地方甚至脱落的墙面,被机器人均匀地喷涂上了一层特意调制的、微微泛黄的室内稻草漆。
这种来自未来世界的涂料,不仅环保无害,零异味,还能调节室内温度,视觉效果上却完美模拟了这个时代稍好一点的粉刷效果,顿时让屋内显得亮堂、温馨而又不失质朴。
地面依旧是水泥地面,但机器人为其覆盖上了一层坚硬的哑光水泥地板漆。
漆面耐磨、防滑、易清洁,颜色是沉稳的浅灰色,不仅平整美观,光脚踩上去也丝毫不会有冰冷粗糙的感觉。
对于那些密封性不好、透着丝丝寒气的旧式木框玻璃窗,林软让机器人保留了外部旧窗框的样貌,却在内部加装了一层隔音保温效果极佳的双层真空玻璃窗框。
从外面看,小院依旧是那副老样子,毫不扎眼,但关上门窗,屋内瞬间变得静谧而温暖,将外界的喧嚣与寒冷彻底隔绝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甚至那扇吱呀作响、有些晃动的院门,她也让机器人重新打磨、刷上了与原色相近但更具保护性的清漆,在门轴处添加了特制的润滑油,并换上了更高级别的静音锁芯,开关之间顺滑而安静,安全感倍增。
至于每个房间的内部,更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老旧的家具全都被收进了空间,新打的家具直接选择了原木色,毕竟这个年代也只能装修这种田园风,再出格一些,恐怕就要被举报了。
炕上铺上了来自空间、符合人体工学的自适应温控褥垫,床垫之上铺上了纯棉的碎花床单。
灯光系统也被悄然改造,虽然外观还是普通的拉线电灯,但光源都换成了保护视力、光线柔和的led灯泡。
就连基础的水电设施,林软也没放过。
她让机器人利用空间里的微型设备,悄无声息地更换了屋内的所有水管,换上了星际时代的纳米防冻防腐水管,保证水质洁净且永不冻结破裂。
那个角落里的冲水蹲坑厕所,更是被重点改造,在保留外部形态的前提下,内部结构优化,冲水系统升级,变得更加洁净易打理。
机器人效率极高,仅仅忙活了一整天,当夕阳的余晖再次洒满小院时,内部已然焕然一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