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荣和侍卫们都已经准备完毕,马上就可以出。
赵金儿听说他要亲自去草原,倒是有些担心。
杨元嗣笑道:“我这次虽说是去接娜仁,也是也不是,更多是个掩人耳目的借口。”
“金人和辽人在西京的大战还没有分出结果,接下来草原上的形势会非常复杂,我必须要去亲眼看看。”
赵金儿也不是那种争风吃醋的人,看着杨元嗣现在这个地步还为朝廷着想,心里甚至有些愧疚,也只能嘱咐他路上小心。
花宋带着侍卫们去找段景住挑了一千多匹好马,一行人浩浩荡荡出。
杨元嗣的郡王是实实在在的王爵,他的卫队规模一千人也符合朝廷的规矩。
杨府对外只说王爷心情烦闷,要去草原打猎游乐。
杨元嗣没有调动禁军,也不用朝廷的粮饷,更不骚扰沿途的百姓。
枢密院也不去管他,童贯忙着跟郭药师商量下一步常胜军的建设,更是无暇他顾。
徽宗本来就知道自己这事办的不太地道,杨元嗣又是一个武人,去草原放松一下也好。
西北边塞的路杨元嗣已经来回好几次,路线已经非常熟悉。
这次他却故意带队从北京大名府绕了一个大圈,再穿过真定府,然后西行到太原府。
花荣看他这个路线也不是为了游山玩水,大惑不解。
杨元嗣却笑而不语,他这次是在模拟金军南下的路线,这话跟谁说他们也不会信。
太原的守将知道是大王出巡,顿时诚惶诚恐,亲自出城迎接,安排了好酒好肉招待。
杨元嗣却并没有停留,直接去了代州。
代州城里居然还有几分繁荣景象,人口也多了不少。
杨元嗣看着代州城内外布防颇有章法,心中暗暗诧异,想不到西军中还有这样的人才。
他刚进城,迎面走来一位年轻的将军,后面跟着一队青年将领。
杨元嗣看他有些眼熟,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。
那将领却满脸含笑,快步走了上来,对杨元嗣行了一个军礼。
“末将吴阶,拜见大王!”
杨元嗣这才想起来,这个家伙就是讨伐田虎的时候率先登上城墙的勇将,想不到居然被派来镇守代州。
“我记得你还有个兄弟吧?”杨元嗣对于这些年轻人非常喜欢。
吴阶恭敬道:“正是舍弟吴璘,现在在老种经略相公帐下效力。”
自从燕京战役之后,种师道严格意义上来说就不是经略相公了。
他已经赋闲在家,军中的事情由种师中负责,基本的军队结构还是没有变化。
西军这种三代将门之家,不会因为一个职位的调动或者一个人的宦海沉浮而动摇根基。
吴阶对于杨元嗣的到来也非常兴奋,他们这一代年轻的军官,对于杨元嗣甚至都有一种崇拜的心思在里面。
大宋对于武将的压制太久了,突然出现了杨元嗣这样以军功封王爵的人物,怎么不令人心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