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燕山血旗: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> 第526章 人事即政治(第1页)

第526章 人事即政治(第1页)

左相诸葛明在家宅捏着那封第三次被退回的拜帖——蜡封完好,连拆都没拆;

司马府的人只传了句“老爷病了,不便见客”,就把他的面子晾在了寒风里。

这一政治信号太不寻常了。

平日里,就算底下人斗得你死我活,明里暗里捅刀子,他和司马嵩作为内阁左右两相,面上总得维持着“和和气气”的政治体面。

基本礼节都从不会少——可这次,司马嵩连虚礼都懒得演了,不私下见面谈条件,连拜帖都拒收,这个信息代表对方要的肯定他给不了。

干脆就别见面,免得给底下人传出什么错误的政治信号。

诸葛明坐在案前,窗外的冻雨淅淅沥沥打在青石板上,溅起细碎的水花,寒意顺着窗缝钻进来,他静下心思索。

这当口,他是真不想跟司马嵩搞什么党争——大魏现在是什么烂摊子?

淮河一战赔光了数十万禁军,各地民乱像野草似的冒头,豫州左良玉带兵又反了,太后刚办了国葬,国库空得能跑老鼠。

北面的一群军头们对朝廷逐渐没了敬畏心,个个攥着兵权,随时可能割据一方,朝廷现在连威慑各方的兵力都凑不出来。

这就像个七十岁的老头,拄着拐杖站在悬崖边,风一吹就可能摔下去。

此刻最该做的是勠力同心,而非搞党争窝里斗。

究竟是什么样的筹码对方断定自己绝对不会为了大局妥协退让?

诸葛明是三朝老臣,根基还在,但经了学生淮河战败和弟子南下巡盐透支了威望,朝廷上处于劣势。

但就这点劣势,司马嵩想直接扳倒他上位,还差得远;

那对方的目标,只能是他的得意弟子——正在江南巡盐的吏部尚书张白圭;

为了替朝廷补亏空他不得不站到百官对立面打破官场规矩,以吏部天官巡盐江南,哪怕自己的弟子门生大多都反对这种公然违背官场潜规则的行为。

司马嵩代表的江南派系一旦拿下吏部,再加上江南派系早已把持的国子监和科举选拔;

这十年里,每届进士半数皆出自扬州、苏州两州,北方秦州、晋州、豫州加齐州的举子,四州录取总人数还不及杭州府一府之地多。

南北士人离心已是不争的事实,寒门仕途被堵死,北方人心浮动得像秋风里的野草。

要是再让司马嵩攥住吏部的选官考核权,大魏官员的科举、选拔、升迁、考核全决于江南派系之手;

人事即政治,到那时,司马嵩就不是丞相了,是实打实的摄政王。

诸葛明揉了揉紧的眉心,拿起笔,笔尖悬在纸上半天,却迟迟落不下去——他拿不出合适的筹码来保住如今众矢之的张白圭。

看向自己的青瓷笔架,如果可以真不想把那个纯人拉进这场旋涡啊。。。。。。

可若退让,便是放任司马嵩染指吏部,北地士心彻底崩散;

北地人心丧尽将便宜了那些军头,特别是那个不到三年已经俨然快成为北方霸主的定北侯。

自己学生羊百里给他问安的信件中,没有写燕山军的详细情报,却把定北侯军田制和广纳流民,大开砖场,兴修水利,热衷修路;

免除燕州光复地区秋税乃至大幅度降低市集税、关税,允许民市交易,并设立乡学上百所。

其所作所为完全不像一个北地军阀,当然也有离经叛道的是定北侯的乡学允许女子入学。

还设立一些只收女工的工坊,他一开始以为是定北侯要搞酒池肉林,后来看了居然是类似江南丝绸工坊一样的地方,只是规模更大。

定北侯确实是治国理军的大才,就是完全不尊礼法纲常,蛮夷不分,女子不避,性格着实跳脱。

羊百里将其归结于其父张大虎曾经山贼身份没给孩子蒙学教好。

诸葛明明白自己的和学生羊百里的通信定北侯一定知道,燕州的整个驿站体系都在对方手里;

自己这个学生走的燕州官驿还能往来回顺畅,只能说对方啥的知道,根本不在意金陵方面知道燕州的情况;

除了军事方面的情报,所有民生税务改革的东西张克从来也没想瞒着谁,他燕州往来商贾众多;

民生都是摆出来人随便看的东西,完全没保密的必要和可能性。

其他势力学呗,张克的经济支柱不靠税收,敢跟着他学表面上的减税促生产商贸的,学必死。

同一时刻,金陵司马府的暖阁里,却是另一番景象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