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大老爷真要辞官?
若按胡义方才所言,此事怕是板上钉钉。
可问题在于——胡大老爷卸任后,番邦外交司与他道衍该当如何?
换作旁人主事,断不会如胡大老爷这般放权。
毕竟新官上任,谁愿做个傀儡?
大权旁落,可是为官大忌!
届时自己又该如何自处?
即便他道衍愿意辅佐新官,寻常上官敢继续推行他那些计划么?
为搅乱番邦局势,他派的探子没少在异邦兴风作浪。
栽赃构陷、劫掠、挑唆内斗、收买叛徒。。。。。。
这些勾当,单用"缺德"二字形容都嫌轻了。
但凡有一桩败露,大明的脸面就得丢个干净!
因为这里头的腌臜事,实在太多了。
不过……这些事情确实管用啊!
以后还能继续这么干吗?
对未来感到忧虑的,不只道衍一个人。
这不,大明太子朱标正神色凝重地拿着胡大老爷的辞呈来找朱元璋。
如今的奏折都要先经过内阁审阅。
加急或重要的折子,会直接送到朱标手里。
总不能因为这个辅政机构反而耽误正事吧。
也正因如此,朱标看到这封奏折时,胡义才刚离开不久,甚至还没走到番邦外交司。
朱标先自己看了一遍,心里顿时一沉。
转身就去找他爹了。
到了坤宁宫,见朱元璋正和马皇后还有朱雄英三人有说有笑地吃早饭,朱标忽然一阵心酸。
可恶!
凭什么他这个太子累死累活,父皇却能悠闲地享受天伦之乐?
他也想放假啊!
可看着三人齐刷刷转头的样子,朱标默默把到了嘴边的抱怨咽了回去。
在爹娘面前还是老实点吧,别当着儿子的面挨训,那多丢脸。
“爹,您看看这个!”
朱标把奏折递过去,顺势坐在空位上,接过侍女递来的碗筷,直接朝桌上的小菜开动。
说真的,自从胡府的厨艺流传开来,宫里的伙食确实丰富了不少。
到现在朱标也没想明白,光是点心早餐怎么就这么多花样。
但不得不说,花样多,味道也好。
虽然有些不太合口味,但至少还没遇到难吃的。
所以只要有机会,他这个吃货总要尝两口!
马皇后看着自家胖儿子招呼都不打就开吃,笑着夹了一筷子菜放进他碗里。
又朝侍女使了个眼色,显然要给儿子加菜。
“嗯,谢谢母后!”
“母后您也吃,儿臣在东宫已经用过早膳了,就是嘴馋。”
“伯父家出来的厨子,手艺真是不错!”
“也不知道伯父怎么琢磨出这么多好吃的。”
朱标边吃边聊,全然不顾什么仪态风度。
朱元璋还在皱眉看奏折,马皇后懒得管他,笑着说道:
“惟庸啊,如今倒是活得自在。”
“那小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了。”
“说真的,连我都羡慕他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