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标儿,你看看如今执掌兵权的是谁?”
“徐达、傅友德、蓝玉,将来还会有李景隆……”
“这些人确实都是当年随你爹打天下的功臣。”
“但你想过没有,包括重八,你们可曾考虑过?”
“这些勋贵,你敢让他们世代掌兵吗?”
“他们自己难道不怕功高震主?”
“还有重八引以为傲的卫所制,看似省去了养兵的耗费,可你有没有想过?”
“精锐之师需要常年训练和战场磨砺才能锤炼出来。”
“让一群平日只会耕地的农民,突然拿起刀剑上阵拼命?”
“凭什么?”
“靠人命去填?”
胡大老爷一连串质问,让朱元璋父子哑口无言。
这些问题,从来没人敢在他们面前提及。
连半个字都不敢提!
因为涉及兵权,敏感至极!
正如胡大老爷之前所说——天子,兵强马壮者为之!
军权之事,谁敢妄议?
但被朱元璋一纸诏书匆忙召回的胡大老爷,本就心怀不满。
既然话赶话说到这儿,干脆就挑明了。
还能怎样?
朱家父子沉默了整整半个时辰。
许久,朱元璋才神色凝重地看向胡大老爷。
“惟庸,你是说咱现在的法子不对?”
“总不能学赵宋以文制武吧?”
“宋朝就是这么亡的!”
胡大老爷摇摇头。
“这种事,我当然不会建议!”
“要不是今天你们父子让我看这新式火炮,我根本不会提!”
“这事与我何干?”
“大明再差,难道还能二世而亡?”
“几百年后真要出大乱子,那时我早就不在了,操这心做什么?”
“只是看到这些火器,我才觉得该提醒你们,免得子孙后代吃苦头!”
朱标愈困惑。
“伯父,这火器和军制有什么关系?”
“今儿我可真叫你给绕糊涂啦!”
胡大老爷笑眯眯地指了指那门弗朗机炮。
“这玩意儿一出来,打仗的法子可就全变喽!”
“从前哪,只要膀大腰圆有把子力气,披上铠甲拎着刀就能上阵杀敌。”
“哪怕是个愣头青,冲上去砍翻两个也不在话下!”
“可如今见了这火炮,你们自个儿不也瞧明白了?”
“战场上的规矩,换啦!”
“眼下既然有这么趁手的火铳、火炮,加上皇上您父子这般重视,再让大明的工匠们加把劲。”
“不出几年,大明的火铳火炮准能脱胎换骨。”
“可这么一来就麻烦了——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