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依旧沉默。
方才问的朱标已然瞠目。
他骤然觉,此问非但无解,更是从未思及。
朱元璋深深凝视胡大老爷,目光中交织着感激、振奋与戒备。
惟庸啊惟庸,果然还是当年那个洞若观火的奇才!
“你这脑子咋就这么好使呢?”
“聪明得咱都不敢让你留在这儿了!”
“你这本事大得连标儿怕是都压不住啊!”
“该不会以后想当吕不韦第二吧?”
朱元璋这会儿是真犯怵了。
他对胡相的看法变来变去好几回。
从起初的"奸臣"到"老伙计"再到"亲家公"。。。
老朱心里始终在盘算该怎么处置胡相。
虽然态度变来变去。
但有件事他一直没变过。
就是打心眼里承认胡相的本事。
正因这份过人的能耐,好几次他都把杀意硬生生咽了回去。
可这回不同。
今日的胡相头一次让他觉得此人绝不能留。
不为别的!
这才能实在太吓人了。
老朱很忧心自家胖儿子将来镇不镇得住这位奇才。
这已经出寻常的聪明了。
在他看来,单论才智此人简直是个怪物。
这种妖孽他自己现在都勉强拿捏,全仗着胡相懒得动弹。
等到了标儿当家的时候呢?
要是那时候胡相不躺平了,想折腾点动静呢?
此刻朱元璋对胡相的戒备升至顶点。
他莫名有种预感!
大明在胡相辅佐下或许会更兴盛。
但这蒸蒸日上的大明还属不属于老朱家,就难说了。
这念头异常强烈。
但朱元璋硬是咬牙按住了。
他觉得这事得回去好好思量。
连标儿都不打算商量。
这既有当爹的倔强,也是对太子的保护。
告诉标儿只会让他徒增烦恼。
不如让他这个当爹的先顶着。
真要走到那一步,骂名他来担就是。
胡相哪知道,就出个主意的工夫,对面老朱又动了杀心。
他真是被逼无奈才干活啊。
毕竟是奉诏回京的。
总不能回来吃干饭连点子都不出吧?
这会儿他正端着茶盏,笑呵呵跟朱标解释:
"殿下您想想,您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。"
“在这方面,你和寻常读书人的感受倒是相差无几。”
“那么,面对火器仿制与后续研的难题,你是否感到无从下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