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刚处置瘦马引的祸端,今日竟想将同源女子献给上官。。。。。。
胡大老爷见徐宁脑子迟钝,便也不计较,若是旁人,早就对徐宁不客气了。
这事本就说不清。
谁知道徐宁究竟想干什么!
徐宁起初没反应过来,被胡大老爷一点,顿时恍然大悟。
明白过来后,他瞬间冷汗直冒,惶恐地看了胡大老爷一眼,随后深深一揖,沉默不语。
胡大老爷没多言,拍了拍他的肩便转身离去。
至于那些扬州瘦马的下场,胡大老爷丝毫不在意。
他可没那么好心!
这些人明显是被洗脑、胁迫的,留在身边迟早惹祸。
胡大老爷虽好色,但也不至于这般饥不择食。
再说了,他虽爱美人,但更讲究随遇而安,懒得刻意搜罗。
见徐宁无事,他便挥挥手,潇洒离开。
随后,胡大老爷换了身衣裳,乘马车直奔府衙。
站在苏州府衙前,他抬头看了看匾额,满意地点点头。
走个过场就行,之后便不必再管。
有趣的是,因他身着四品官袍,门房竟凑上来询问来意。
殊不知,这四品不过是摆设,他若愿意,随时可复归一品!
胡大老爷懒得理会门房,负手径直往里走。
胡荣紧随其后,一把推开那门房,厉声喝道:
“滚远点!赶紧通报你家知府,我家老爷到了!”
“没眼力的东西,也配当门房?”
骂骂咧咧地赶走门房,胡荣匆匆跟上胡大老爷。
那门房这才惊觉来者不善,慌忙进去禀报。
等孙铭阳领着众属官匆忙穿戴整齐赶到正堂时,胡大老爷已坐在知府位上翻阅案头公文。
这些都是各县近日呈报的琐事及政务申请,并非机密。
可胡大老爷略一翻看,便察觉端倪——
这些下属县,对孙铭阳这知府,似乎颇为轻视。
瞧瞧,上报的数据不痛不痒,分明是糊弄了事!
后世他早已见识过各地花样百出的经济数据造假,虚报的、瞒报的,手法千奇百怪。
结合他从前为官多年的阅历,对这类猫腻可谓洞若观火。
再从那些呈报的公文来看,格式规范、措辞恭敬却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疏离感。
显然,孙铭阳压根没能收服治下各县官员的心。
见此情形,胡大老爷对孙铭阳的评价又降低了几分。
难怪会被商人牵着鼻子走,这驭下之术实在拙劣。
分化瓦解、各个击破、投其所好……
这些官场基本功都不具备,混成这般境地也不意外。
看来这种翰林院出来的老学究,还是适合待在清闲衙门!
既然孙铭阳不堪大用,胡大老爷也懒得费心。
横竖不需要此人效力。
不过觉得他放错了位置罢了。
至于其他?
胡大老爷又不是他长辈,何必多管闲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