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你们照着老规矩处置,自家人若要,价钱略低些也无妨。"
"五日之内必须办妥,届时老夫与李福禄启程时要带着银两上路。"
"可有疑难?"
满堂锦衣卫连同镇守千户在内,忙不迭摇头赔笑。
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,他们哪还有二话。
胡大老爷当真深谋远虑!
"备笔墨来,老夫得给陛下递个条陈说明此事。"
"免得你们日后惹祸上身。"
李福禄闻言抢过文房四宝,恭敬捧至案前。
胡大老爷也不推辞,蘸墨挥毫间,但见笺纸上游龙走蛇。
李福禄偷眼瞥见开头"重八,有桩事要同你说。。。。。。",顿时惊得垂下眼皮。
心中暗叹这等通天人物行事,果然不是他们能揣度的。
待数页奏书写罢,胡大老爷又另取信笺。
李福禄鬼使神差再瞥,只见写道:"毛骧,此番借锦衣卫抄家,随信捎去谢礼,你且善后。"
他懊悔地掐了把大腿——这双招子怎就管不住呢!
惊魂未定!
写完送往应天的两封信件,胡惟庸掷笔于案,舒展筋骨。
"大功告成!"
"将这些物件装箱封存,连同信件一并呈送!"
"手脚麻利些,尚能记上一功。若延误时机,被旁人抢先上报——"
"届时是赏是罚,可就难说了!"
锦衣卫千户闻言神色肃然。
他深谙此道。
毕竟监察四方本就是锦衣卫分内之责。
不过此番倒是桩美差。
这等好事若不积极,岂非愚钝?
众人当即雷厉风行地操办起来。
见诸事已毕,胡惟庸正欲离去。
刚跨出门槛,千户徐宁忽狡黠地凑上前来。
"胡公,有桩美事!"
为打消顾虑,他又补了句:"绝对是好事!"
胡惟庸斜睨道:"哦?说来听听。"
徐宁压低嗓音:"昨日抄没那商贾别院时,现豢养着二十名扬州瘦马。"
"下官查验过,皆是完璧之身。"
"此事未载入案牍,您看。。。。。。"
"权当弟兄们答谢您提携之恩!"
"您放心,弟兄们得了实惠,绝无半句闲言。"
望着满脸邀功的徐宁,胡惟庸摇头叹息。
"徐千户有心了。"
"可那孙铭阳身为知府,却因瘦马携子潜逃。"
"这等烫手山芋,何必沾染?"
"若论美色,何处不可寻?"
徐宁顿时涨红了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