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这恰是第三个好处。"
他直视帝王双眼:"退位非殡天,仍是太上皇。"
"从前如何督导太子,往后便如何规谏新君。"
"只不过。。。"胡惟庸意味深长地顿了顿:"总该给天子留几分颜面。"
“平时你就该由着他去,只要不出大乱子,别让人家脸上挂不住。”
“到头来,该替儿子操心的活儿,你还不是照样得干?”
“只不过儿子是轻松了,你可就没以前那么理直气壮了。”
“唉,儿女都是上辈子欠的债,能有啥办法?”
这句“儿女都是债”一出口,原本还暗自高兴的老朱瞬间沉默了。
他无奈地摇摇头,望着胡大老爷那张熟了几十年的老面孔。
“惟庸,你是不是早就想通了,所以才这么惯着仁彬和月儿?”
胡大老爷毫不遮掩地点点头。
“本来就是这么回事!”
“儿女都是债!”
“我还个本钱就算仁至义尽了,难道还要拼死拼活替人付利息?”
“保他们衣食无忧,一辈子不愁吃穿,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。”
“至于能不能建功立业、青史留名,我非但不帮忙,还劝他们趁早歇了这心思!”
“安安稳稳、开开心心过一辈子最好,既平安顺遂,日子还比别人舒坦!”
朱元璋苦笑着叹了口气。
他知道,胡大老爷确实是这么做的。
一儿一女,一个是驸马,一个是太子妃。
只要这俩孩子不瞎折腾,这辈子注定富贵无忧。
可自己家呢……
这事儿,真得好好想想了!
朱元璋抬手搓了搓脸,无奈地看向胡大老爷。
“好你个胡惟庸!咱本是来看外孙的,结果被你逼得差点当场退位!”
“你这臣子兼亲家当得可真够绝的!”
胡大老爷一瞪眼,毫不客气地回怼。
“这锅我可不背!”
“退不退位全凭你自己想明白!”
“今天出了这个门,我半个字都不会认!”
“你答应也好,反悔也罢,爱怎么折腾随你便!”
“咱俩的交情,只够我今天说这些!”
“其他的一概不管!”
---
胡大老爷说到做到。
之后无论聊什么,他绝口不提退位的事。
后来被问急了,他干脆摔门而出。
走在公主府里,看着里三层外三层的禁军,胡大老爷终于绷不住表面的镇定了。
只有他自己知道,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。
哪有什么运筹帷幄?
全是硬撑着演出来的!
今天这事,他实实在在踩了雷区。
皇权交替——这天大的干系,谁碰谁倒霉!
---
历朝历代为了权力争斗,多少人死于非命,多少亲人反目成仇?
皇家宗室参与其中者,十有不得善终,更何况朝中大臣?
所谓扶持新君有功之臣何等风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