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你在位时我都不想当官,更不屑结党,朱标登基后我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?"
"老子功名富贵都不要了,说几句硬气话怎么了?"
"啊?"
"爱听不听,横竖这大明是你们朱家的江山,那龙椅、储君的破事也是你们朱家私事。"
"老子就算撒手不管,你们该怎样还怎样,我能少块肉?"
"你倒是说说,我能损失什么?"
这番市井泼妇般的叱骂,震得朱元璋目瞪口呆。
君臣之间。。。。。。竟能这般言语?
虽说他总把"老兄弟"挂嘴边,可需要时是兄弟,不需要时便是君臣。
而今胡大老爷直接掀了这戏台子。
无欲则刚!
这道理朱元璋懂。
却从未见人这般理直气壮践行过。
但胡大老爷偏就当着他面,毫不留情指着鼻子痛骂。
压根不把他当皇帝,只当是朱重八那穷小子,骂得酣畅淋漓。
关键是——骂得在理!
以胡大老爷如今地位,不贪权势名利,谁愿招惹他?
眼下这般逍遥日子,难道不够快活?
无论朱元璋在位还是朱标继位,与他何干?
照旧吃喝玩乐,躺平度日。
可朱家王朝呢?
朱元璋陷入长久的沉默。
连案上凉透的茶都忘了碰。
胡大老爷骂痛快了,反倒悠哉品起茶来。
横竖是场赌博,但既非赌命,更不须跪舔。
这事虽有私心,于大明确有裨益。
老朱震怒,无非是放不下帝王权柄罢了。
书房陷入死寂。
墙角当透明人的宋利缩得更紧了。
祖宗哎!
这些要命的话但凡漏出半句。。。。。。
两位爷怎么就觉着咱这阉人配听这等掉脑袋的秘闻?
造孽啊!
朱元璋沉吟片刻,目光深邃地望向胡惟庸:"惟庸,此法当真对大明、对太子有利?"
胡惟庸从容颔:"三大好处。"
"其一,太子可名正言顺执掌朝政。"
"储君再得圣眷,终非九五之尊。"
"既掌实权,调度百官、推行新政皆可自主决断。"
"即便倦怠,择贤辅佐亦无不可。"
"权柄在握,自当放手施为。"
朱元璋微微点头——这正是他最在意的。
"其二,为大明开创禅让典范。"
"历朝夺嫡血染丹墀,最伤国本。"
"若帝王择定储君后,能在暮年主动让位辅政。。。。。。"
"三代相承,便可立为祖制。"
朱元璋瞳孔剧震,反复咀嚼着那句话:"扶上马。。。送一程?"突然抚掌大笑:"妙极!"
胡惟庸轻叩案几:"关键在于。。。"
"陛下能否舍得放权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