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> 第207章 行则将至(第1页)

第207章 行则将至(第1页)

前文再续,书接上一回。

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的第天,清晨,吃完早餐,就从青溪古镇出,前往镇远古城。

我们沿着驿道,向西而行,时而翻山越岭,时而穿谷而行;在山顶时能远眺舞阳河,可见舞阳河两边分布着许多民居。

舞阳河在太阳照耀下,宁静而悠扬,更像是镶嵌在碧色大地上的白玉带,又像是在尘世中飞舞的天使,一路陪伴着我们前进。

山道蜿蜒,一会上坡,一会下坡,我们百多家人连同挑夫和牛驴车,有序前进。

我们想一天内赶到镇远古城,中午为了节省时间,不支炉生火了,早上每个人都从青溪古镇那里带了水,中午休息的时候,就在驿道旁,找一处林荫地,找块石头坐下来,每人派几块糗和脯,就着水,就是一顿午饭。

糗和脯是古人出外长途旅行时携带的干粮。

糗,类似现代人吃的“锅巴”,但制作方法不同。

现代的“锅巴”,一般是用油炸,香脆可口,肚子不饿,都想吃上几块,但是没有人会把它当成主食,还要控制着吃,怕上火。

古代的“糗”,是用稻米、小麦,有时还加入大豆、小米、小豆以及用其他粮食作原料,炒熟、石臼里捣碎、加水捣制、揉搓成块状、铺开晒干,就成了“糗”。

“糗”其实就是晒干的杂粮粉饼,它干干硬硬,保存得更久,古代长途旅行经常前不着村,后不着店,带在身上,饿了拿出来吃,可以有效止饿。

脯,就是猪肉干。

现代人吃的猪肉干,是当零食吃,古代人是用来当作旅途中的肉食添加。

后世有人认为古代的“脯”,就是现代人眼里的“腊肉”。

以我回到明代亲眼所见,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:古代的“脯”,不是现代人的“腊肉”。

制作腊肉,或是晒制,或是烟熏,或是盐腌,无一例外的是,新鲜猪肉都先经过腌制这一步骤,除了防腐,还可以增加肉的风味。

腊肉多是用五花,肥瘦相间,晒出来肥肉甘美,瘦肉酥香。

腊肉的成品是原条猪肉。

“脯”的制作方法与腊肉的制作方法不同。

脯是先在鲜肉上擦姜抹盐,然后搁石臼里使劲捣,捣得稀烂,放锅里蒸,蒸熟之后,再次抹姜抹盐,放太阳下晒干,就会变成一块猪肉脯。

脯用桑皮或者荷叶包起来,用绳子束紧,就是干粮中的肉食。

“脯”跟“腊肉”的最大区别是,脯是熟的,腊肉是生的。

简单吃过午饭后,又继续出了。

路虽远,行则将至。

傍晚的时候,我们终于来了镇远古城。

走进古城,现一条大河绕在群山中绕过,河的两岸建了密集的民居。

即使在晚上,也看得出来,明代的镇远古城比青溪古镇繁华热闹多了。

青溪古镇给我的印象,如深山中的一潭碧水,安宁沉静,有一种出世的美;镇远古城一入城,就能感觉到军屯和商业的双重气息,扑面而来,有一种入世的严肃和热闹。

很快就找到客栈入住,放下行李,立即就近找一间临河的饭店坐下准备吃饭。

今天上坡下坡走了一天,每个人都很累了,一定要好好犒劳一下。

饭店老板不由分说,为我们每人先上一碗豆腐脑解乏。

哇!这里出产的豆腐脑,豆香浓郁、细嫩柔软,调料可以自选,辣椒酱、花生、酱油,随个人选择。

正在吃豆腐脑时,饭店小二为我们每一桌,都上了一小碟东西,一看,原来是盛着几块霉豆腐,是给我们作调味用的。

一位兄弟调皮,夹了一块霉豆腐放在豆腐脑上一起吃,我们都笑了,但是他一边吃还一边点头说好吃。

霉豆腐,也叫“豆腐乳”,在广东,叫“腐乳”,做法基本上是一样的,可能北方及西南地方更喜欢在酵时加入辣椒粉、花椒粉。

做法上,一般选择老豆腐,这样在制作过程中不易散。

先将豆腐自然风干一至两天,中间翻一次面,保证均匀脱水,表面略微起皱、不粘手时就差不多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