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,他最主要的工作,就是带着几个小子,给酒楼和包子铺送送菜,或者帮香皂作坊搬搬东西,干的都是些力气活。
他感觉自己,好像成了这个家里最没用的人。
这天晚上,他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喝着闷酒,被李正华撞见了。
“三弟,大晚上的,一个人喝什么闷酒?”李正华在他身边坐下。
“大哥……”李正勇抬起头,这个七尺高的汉子,眼中竟带着一丝迷茫和颓丧,“我是不是很没用?你们都能给家里挣大钱,就我啥也干不了,就知道吃。”
李正华闻言笑了,他拍了拍李正勇厚实的肩膀,说道:“谁说你没用?三弟,我正有一件顶顶重要的大事,要交给你去办。这件事,家里除了你,谁也干不了。”
“什么事?”李正勇的眼睛瞬间亮了。
“就是跑腿啊!“
李正勇愣住了:“跑腿而已,还能做成大生意?”
“当然能!”李正华开始详细地阐述他的构想,“三弟,你想想,咱们川河镇,有多少人,有‘懒得出门’或者‘不方便出门’的需求?”
“有啊!那些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,不方便抛头露面;还有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;还有那些忙得脱不开身的生意人……”李正勇掰着指头数道。
“没错!”李正华一拍大腿,“他们需要的,仅仅是送一顿饭吗?不!他们需要的,可能是一斤猪肉,一匹布,一包药材,甚至是一封需要紧急送出的信!”
“我们,就可以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!只要是他们想买的,想送的,不想自己跑腿的,我们都可以帮他们办到!我们按距离和物品的价值,收取一定的‘跑腿费’。你想想,这里面有多少商机?”
李正勇的呼吸,渐渐变得粗重起来。他仿佛看到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,正在他面前缓缓打开。
李正华继续说道:“三弟,你有力气,跑得快,为人又憨厚实在,最能得到别人的信任。这件事,交给你来做最合适不过。”
“我准备,给你专门成立一个‘跑腿部’。你就是部长!我再给你招几个腿脚麻利、脑子灵活的半大孩子。你们就以多财酒楼为据点,辐射整个川河镇!”
“你们要做的,就是让全川河镇的人都知道:只要你有事不想出门,只要你一个吩咐,我们‘多财跑腿’立刻就到!”
这番话像是一把火,彻底点燃了李正勇心中的那团熊熊烈火。他那双原本迷茫的眼睛,重新迸出了炙热的光芒。
“大哥!我干!”他猛地站起来,激动得满脸通红,“你放心!我保证不出三个月,就让咱们的‘跑腿部’,跑遍川河镇的每一个角落!”
说干就干。
第二天,李正勇就成了川河镇街头最忙碌的人。
一开始,很多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。
但很快,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出现了。城南的王寡妇,一个人带着孩子,孩子半夜了高烧,她走不开,又不敢让孩子一个人在家。
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她托邻居找到了李正勇。
李正勇二话不说,深更半夜,跑了三条街敲开了药铺的门,抓了药又给送了回去,前后不过一炷香的功夫。
事后,他只收了五个铜板的跑腿费。
这件事,一传十,十传百。
“多财跑腿”的名声,迅在街坊邻里间传开了。
越来越多的人,开始尝试这项新服务。
“正勇兄弟,麻烦帮我去布庄扯二尺棉布!”
“勇哥,我这封信急着送去码头,拜托了!”
“勇子,我娘想吃李记的包子了,你给送十个过来!”
李正勇和他手下的几个小子,每天就像陀螺一样在川河镇的大街小巷里穿梭。
他们熟悉每一条捷径,认识每一个商铺的老板。
他们送的东西,也从最初的饭菜,扩展到了日用品、药材、信件、包裹……几乎无所不包。
李正勇,这个曾经只会使蛮力的庄稼汉,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诚信,硬生生地把自己活成了川河镇的“快递第一人”。
他不再是那个在家中无所事事的闲人,他有了自己的事业,有了自己的团队,每天忙碌而充实。
他走路带风,胸膛挺得笔直,脸上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