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道煤矿的事是这三个商贾做的后,他便命陈如松细查过。
那晚有一个强盗跑了,回去寻他们三人,是马望才将人杀了。
这种心狠手辣,杀伐果断的人,好用是好用,但是对方如果是个不安分的,留着反而容易酿成大祸,不像孙掌柜和胡掌柜二人易掌控。
既然胡掌柜亦是朔方的,那留他一人便足够了。
胡钊义和孙利许久才回过神来,后知后觉明白了庆修的意思。庆国公接受了他们的投诚,愿意饶他们一命!
二人狂喜不已,争着抢着表忠心。
“以后您让我们往北,我们绝不会往南,您说什么就是什么!回去我们便将家中所有钱财、地契和铺子奉上,换成您的名字!”
“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,我们肝脑涂地也一定办到!”
庆修对他们的识趣还算满意,本来他是打算关中煤炭开采出来后,继续与关外这些煤炭商合作,由他们负责运去大唐外,与周边各国交易。
没想到,这三人胆大包天,敢对煤矿动手,给了他将关外煤炭的运输也掌控在手里的机会。
庆修沉吟片刻后道:“你们二人回去后,将朔方与辽东的煤炭运输,尽量收拢到自己手里。”
“只要你们好好为我办事,我也不会亏待你们,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。”
二人哪里再敢提要求啊,庆修愿意饶他们一命,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。
孙利心思活泛了些,而胡钊义则是什么念头也不敢起,听了庆修的吩咐后,也不问原因,一个劲点头。
“您放心,回去我立刻办!一定尽快将朔方的煤炭运输全把控住!”
旁边的吕庆天震惊地看着胡钊义,这两人不止逃过一劫,竟然还成了庆国公的手下?
若非庆国公在此,他都想拍腿大喊,这二人什么运气,竟然因祸得福,日后能为庆国公办事?
看看庆国公的那些手下,哪个不过得有滋有味,威风凛凛的?
吕庆天连忙开口:“不知道庆国公需不需要云中的煤炭运输?若是需要,小人回去能为庆国公解决云中的众煤商!”
“我说过,时机到了之后,我会给你们另外指条出路,如果你能将云中的煤炭运输整合到手中,自然最好。”
庆修没想到吕庆天这么上道,他还没出声说云中的事,便主动提出来了。
闻言,吕庆天眼睛彻底亮了!
庆国公那日不是敷衍应付他们,而是真的替他们想了条新的出路!
他二话不说应了下来,拍着胸口保证,“您尽管放心,年前我必定办妥此事!”
至于胡钊义和孙利此时有多后悔,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。
……
关中煤矿开采的同时,烧制煤炭的工坊也日夜运作起来,仓库里囤积了越来越多的煤炭。
与此同时,薛仁贵和唐俭在西域,也按照庆修的要求推行纸币。
最为高兴的,就是西域诸国和阿拉伯商人了。
他们日后交易,不用再装一车又一车的白银,只需要用大唐纸币交易,然后再在边境兑换为白银即可。
方便不说,他们也能空出更多的位置装载货物。
这样一来,阿拉伯商人也乐得用纸币交易,甚至愿意将一部分纸币囤积在手里,留着下次交易。
渐渐的,西域各地的人平时做些小买卖,也愿意用更为轻便的纸币,反正随时能换成白银。
不过,与阿拉伯商人的高兴不同,哈里夫这时有些后悔了。
他没想到,自己前脚撤军,大唐后脚开放了白银兑换。如果这时候他们能继续插手西域的话,就能借这个机会,让大唐的白银大量流入阿拉伯。
哈里夫叹了口气,“算了,协议已经签了,倘若这时候阿拉伯再插手西域的事,难免会引得两军再次开战。”
内乱还没解决,再与唐军开战的话,不等大唐的白银流入,他们阿拉伯便要先改朝换代了。
而一些藏在西域的前朝遗老,听闻此事后喜不自胜。
以前他们想囤积些白银非常不容易,大量白银流通容易引起官府注意,换成纸币则不一样了。
一个盒子就不知道能装多少纸币了,而且大唐正大肆推广纸币,他们拿到纸币的也更容易。
然后他们只需要伪装成商人,将纸币换成白银,就能趁机囤积不少白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