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不是那等人。”洛芸茵正心头有股闷气,一早上都发泄不出来,闻言凶巴巴地瞪了齐开阳一眼,道:“说这种话,你们就这样看我的?”
“当然不是,话得说在前面。”齐开阳露出个得意的笑容,似是已提前猜中了结果,道:“娘娘的意思是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和使命,洛姑娘或有重责在身,不可勉强。”
“除魔卫道,不就是修道人的使命?”新认识不久的这帮朋友,的确个个心善而正直。
但洛芸茵感慨之际,心中的那股闷气更加没了发泄的理由,更加恼了,没好气答道。
齐开阳暗自纳罕,不知道洛芸茵今日心情为何这般不佳。
没奈何,只得先告辞而去。
回了寝宫将事情一说,阴素凝露出慧黠之色,一本正经道:“女孩儿家的心事,你猜那么多干嘛?”
齐开阳又讨了个没趣,无奈地挠挠头,阴素凝又道:“要不去试试怎么将她哄得开心起来?要有这个本事,往后你哄那个女孩子都不在话下。”
“这种本事学来干什么。”齐开阳讷讷道。
“你可别后悔哦~”阴素凝轻笑一声,抬头看了看天空。
天空被屋顶隔绝,视线不能穿透,可皇后娘娘却似看见了什么,目光忧虑。
末了头一低,又回到书案上。
目光经过齐开阳,忧色稍退,略定了定神。
即使没有那丝奇妙的感应,大宋国同样面临危机。
今春以来大宋国像惹恼了老天爷,沿河一带大雨不断,诸郡百姓苦不堪言。
见此良机,四境敌国正厉兵秣马,尤以西边的赵国为甚。
危机四伏,阴素凝日间修行都减了一个时辰用以处理政务。
皇后娘娘有时想想,幸亏有齐开阳日夜陪伴。
不仅肉体极尽满足,精神上亦有了极大的支撑。
若是像从前形单影只,还要承受宗门仙使的压力,真不知能不能撑得下去。
别说和现在一样,危机之中淡定如常,有条不紊。
这一日再无事发生。
齐开阳心头的不安感越来越淡,奇的是阴素凝与洛芸茵的感应却是越发明显。
齐开阳难以体会,不明所以,直到清晨洛芸茵言道夜间碎玉璇玑又震了三回。
异常的发生,不容人不重视。
是日大朝会,齐开阳陪同上朝。
宋国大雨连绵,即使雨势稍停数个时辰,天空依然阴沉沉的,不见半点阳光。
厚重的云层压在头顶,也压在每个人的心头。
七日才有一个朝会,诸事繁多,朝臣们奏章不断,争论不休。只过了半个时辰,皇帝已大为不耐,一反常态地频频出言打断。
齐开阳大为不满,阴素凝主理政事已久,皇帝此番作为,居然让他升起【越俎代庖】之感。
可听得片刻,皇帝虽荒废经年,对朝中诸多形势不甚了了。
这么临时插手,还不甚耐烦,处理得体的事宜居然超了半数。
齐开阳不由收起小觑之心,暗思若皇帝能幡然悔悟,为时未晚。
再看原本暮气沉沉般的朝堂,今日居然有些群情汹涌。
朝臣们似被皇帝重新问政点燃了希望与热情,高谈阔论,远比阴素凝主政之时热烈了数倍之多。
就连自家兄弟卓亦常,今日的振奋踊跃,都不是在延宁宫中时可以比拟的。
齐开阳当然偏心阴素凝,可见此情此景,忽然领悟了许多。
翻开历史,多少事情都讲究师出有名,名正言顺。
阴素凝的才德再怎么得到认可,皇后就是皇后。
除非皇帝昏庸到底,国之将亡,皇后仍难以匹敌皇帝的号召力。
齐开阳又想起初离山时,南樛木站在义与身份之位上,自己就被动到了极点。
一时间少年若有所思……
又过半个时辰,皇帝的耐心终于耗尽,不待还有诸多要事商议,下旨退朝,群臣面面相觑。
皇帝难得又将心思放在政事上,可这点心思堪称【转瞬即逝】,群臣们的失望之色溢于言表。
卓亦常血气方刚,见状立欲犯颜直谏,却见柯太师出班。
“陛下,为帝当心有政事,勤思进取。勤政为民,人心所向。众志成城,勤政无疆。常言道:君子哉若人!尚德哉若人……勤政不辍,万民所归……”柯太师洋洋洒洒,说了有近半炷香时分。
莫说皇帝,光是念这些经文古籍而不以讲解,连群臣们都听得昏昏欲睡,别说心不在焉的皇帝。
皇帝忍了半炷香时分,又挥手打断道:“罢了,朕今日乏了,请皇后代朕理事。国师随朕来!”
皇帝言罢,不由分说地起身,群臣只得恭送。阴素凝奉旨从珠帘后现身,坐在龙椅之侧,又行理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