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九州民间志 > 第67章 血月祀(第2页)

第67章 血月祀(第2页)

“我找王道长!我们村出事了,人命关天!”赵二郎急得直跺脚。

小道士皱了皱眉:“师父昨天就出去了,说是去城里做法事,得三五天才回来。”

“啥?”赵二郎如遭雷击,愣在原地,“那……那咋办?”

“要不你找别人?”小道士挠了挠头,“城南的马半仙也挺灵的。”

赵二郎没听过什么马半仙,但眼下也没别的办法,只能死马当活马医。他谢了小道士,转身往城南跑。城南是片棚户区,低矮的土房挤在一起,路上坑坑洼洼的全是泥水。他打听了半天才找到马半仙的住处,那是间破庙改的屋子,门口挂着块写着“神机妙算”的破布幡。

“进来吧。”屋里传来个沙哑的声音,赵二郎掀开门帘走进去,一股霉味扑面而来。屋里黑乎乎的,只有桌上点着盏油灯,一个瞎了只眼的老头坐在桌后,脸上满是皱纹,像块风干的橘子皮。

“你是靠山屯来的?”马半仙没抬头,手指在桌上的龟甲上敲了敲。

赵二郎吓了一跳:“你咋知道?”

马半仙嘿嘿笑了两声,笑声像破锣:“昨晚血月临世,靠山屯那边阴气冲天,我这只瞎眼都能感觉到。说吧,出啥事儿了?”

赵二郎把柱子和张屠户家小子的事说了一遍,末了急道:“马先生,您可得救救我们村啊!”

马半仙摸了摸桌上的龟甲,沉默了半天,才缓缓开口:“你们村那山涧,是不是在三十年前改过道?”

赵二郎愣了愣:“好像是……我小时候听我爹说过,那会儿山洪暴,把原来的河道冲垮了,后来村民们一起把河道改到了山那边。”

“这就对了。”马半仙叹了口气,“你们改河道的时候,动了不该动的东西。那山涧底下,是座老坟。”

赵二郎心里咯噔一下:“老坟?谁家的老坟?”

“说不清了。”马半仙摇摇头,“年代太久远了。不过我能算出,那坟里的东西怨气重得很,尤其忌恨孩童。血月之夜,阴气最盛,它就会出来找替身。”

“那……那咋办啊?”赵二郎的声音都抖了。

“解铃还须系铃人。”马半仙从怀里掏出个黄布包,递给赵二郎,“这里头是七根桃木钉,你回去后,找七个属虎的壮年男子,在子时把桃木钉钉在山涧边的七个方位,记住,一定要子时,早一刻晚一刻都不行。钉完之后,再烧三炷香,磕三个头,求它别再找替身了。”

赵二郎接过黄布包,入手沉甸甸的。他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,放在桌上:“多谢马先生。”

“拿着吧。”马半仙把铜板推了回去,“能不能成,还得看你们的造化。对了,切记,钉桃木钉的时候,千万别回头,不管听到啥声音都不能回头。”

赵二郎点点头,揣好黄布包,转身往回跑。一路上,他心里七上八下的,马半仙的话像是块石头压在他心上。他想起村里的孩子们,想起自家三郎粉嫩的小脸,脚步不由得又快了几分。

回到村里时,天已经擦黑了。刘老头正组织村民们在村口烧纸,烟雾缭绕,呛得人直咳嗽。看到赵二郎回来,刘老头赶紧迎上来:“咋样?王道长来了吗?”

赵二郎摇了摇头,把马半仙的话跟他说了一遍。刘老头听完,眉头紧锁:“桃木钉?靠谱吗?”

“现在也没啥别的办法了。”赵二郎掏出黄布包,“试试吧。”

刘老头叹了口气,点了点头:“行,就按马先生说的办。村里属虎的壮年男子……我数数,二郎你是一个,张屠户是一个,还有……一共七个,正好。”

七个人聚在村口,手里都拿着桃木钉,脸色都不太好看。张屠户的眼睛还是红红的,手里紧紧攥着桃木钉,指节都白了。

“都听好了。”刘老头清了清嗓子,“等会儿到了山涧边,按马先生说的,子时钉钉,千万别回头。谁要是坏了规矩,不光害了自己,还得连累全村人!”

众人都点了点头,没人说话,只有山风吹过树梢的呜咽声。

子时快到的时候,七个人提着灯笼往山涧走。山路崎岖,灯笼的光忽明忽暗,照得人影歪歪扭扭的。赵二郎走在最前面,心里头像揣了只兔子,怦怦直跳。他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,回头看了好几次,啥也没有,只有黑漆漆的树林子。

到了山涧边,月光透过云层照下来,把水面映得波光粼粼的。七个人按照马半仙说的方位站好,手里的桃木钉在灯笼光下泛着冷光。

“时辰快到了。”刘老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,“都准备好了。”

就在这时,山涧里突然传来一阵小孩的笑声,咯咯咯的,听得人头皮麻。张屠户浑身一哆嗦,手里的桃木钉差点掉在地上。

“别回头!”赵二郎低喝一声,“记住马先生的话!”

笑声越来越近,像是就在耳边。赵二郎感觉有人在拉他的衣角,软乎乎的,像是小孩的手。他咬紧牙关,眼睛盯着地面,手里的桃木钉握得更紧了。

“咚——咚——咚——”远处传来更夫敲更的声音,子时到了。

“钉!”刘老头大喊一声。

七个人同时把桃木钉往地上砸去,只听“噗”的一声,像是钉在了什么软乎乎的东西上。紧接着,山涧里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,像是有什么东西被烫到了。

赵二郎只觉得一股腥臭味扑面而来,差点吐出来。他赶紧从怀里掏出香,点燃了插在地上,“噗通”一声跪下来,磕了三个头。其他人也跟着照做,没人敢抬头。

磕完头,七个人赶紧往回跑,谁也没敢回头。跑到村口,才现每个人的后背都湿透了,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

“应该……没事了吧?”有人喘着气问。

刘老头擦了擦额头的汗:“但愿吧。”

回到家,王氏还没睡,在油灯下纳鞋底。看到赵二郎回来,她赶紧站起来:“咋样了?”

“应该成了。”赵二郎脱了鞋,一屁股坐在炕沿上,浑身的骨头都像散了架,“累死我了。”

王氏给他倒了碗水:“喝口水歇歇。三郎睡熟了,今晚没闹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