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家都把身份藏好,咱们只是来看看百姓的安置情况。”
他看着眼前热闹又混乱的景象,感慨道:
“南城区有了这股人气,才显得有生机。人啊,才是蓝池恢复元气最宝贵的财富。”
街道上有些狼藉,散落着不少杂物。
百姓们见一群带着武器的人走进来,都有些紧张,正在街边玩耍的孩子被都督急忙招呼着回家,原本喧闹的街道瞬间安静了不少,只剩下几户人家紧闭的屋门和偶尔传来的咳嗽声。
谭威没有在意百姓的戒备,看到一户人家虚掩着院门,便推门走了进去。
院子里一位花白头的老者正在收拾柴火,见有人进来,吓了一跳,连忙慌张地迎上来,双手不停地揉搓着,显得局促不安,嘴唇动了动,却没说出话来。
里屋的门帘动了动,两个男孩从门角探出头来,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偷偷张望,看到谭威等人身上隐约露出的武器,又吓得缩了缩脖子,却还是忍不住想多看几眼。
谭威对老者温和地笑了笑,放缓语气问道:
“老人家,家里就您和孩子吗?迁到蓝池来,住得还习惯吗?”
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亲切些,希望能打消老者的顾虑。
老者愣了愣,似乎没料到这些看起来华贵的人会如此温和,迟疑着回答:
“回。。。回官爷的话,还有老婆子在屋里做饭。刚迁来没几天,啥都还没理顺,谈不上习惯不习惯的,能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。”
他的声音有些沙哑,带着几分拘谨。
谭威点了点头,目光扫过院子里简陋的陈设,心里暗暗记下,得让后勤部门多关注这些百姓的生活,尽快给他们配齐必要的生活用品,让他们能早点安定下来。
随行的赵岩站在一旁,没有说话,只是默默观察着院子里的情况,心里也想着该如何进一步改善百姓的居住环境。
谭威这时打量着老者的院子,见院子还算宽敞,角落里有三株碗口粗的枣树,枝头挂着不少青枣,院中央还有一口条石砌成的水井,透着几分生活气息。
他忽然想起自己院子里那棵被刘玄初砍倒的树,心里仍有些心痛。
当初刘玄初说那树挡了风水,不顾他的反对强行砍了,他虽心里不乐意,却也不好多说什么。
谭威其实就是这样,一旦放权某人管理哪一方面,那就真的放权,并且有时刻意让部分下属有使命感和顽固感,自己身为都督经常妥协于下属,这也是谭威给自己打造的人设,他需要关键时刻能够限制自己理智的谋士和下属,这样的事件能激下属的主观性,当然目前的关键决策,谭威依旧一言堂,凡事需渐进。
蓝池海拔高、日照时间长,谭威看着枝头的青枣在想事,回过神后觉得这样的环境下长出的枣子味道应该不错,便对刘玄初说:
“让老人家摘些枣子尝尝。”
老者一听连忙应着,搬来板凳想够树上的枣子,可枣树有些高,他踮着脚也够不着,急得直摆手。
谭威见状笑着说:
“老人家别急,让孩子们试试。”
老者这才想起屋里的孩子,忙喊出张来福、赵四两男孩:
“快出来帮官爷摘枣!”
两个男孩应声跑出来,一听要上树摘枣,眼睛都亮了,三下五除二就爬上树,动作麻利地摘起枣子来。
老者则走到井边,摇着轱辘打上井水,把摘下的青枣仔细洗净,用盘子端了过来。
谭威拿起一颗青枣尝了尝,只觉得脆甜多汁,口感甚好,忍不住称赞:
“这枣子味道真不错。”
他见两个男孩摘完枣后站在一旁,眼巴巴地望着盘子里的枣子,便对老者说:
“给孩子们也分些枣吃吧。”
赵四怯怯地小声应答:
“谢谢官爷。”
得到老者点头同意后,才和张来福一起小心翼翼地去拿枣子,拿到枣后还不忘对谭威鞠了一躬,才欢欢喜喜地跑到一边吃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