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九五小说网>明末第一狠人: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> 第298章 蓝池城十(第3页)

第298章 蓝池城十(第3页)

一时间,崇祯心里又开始权衡起来,想着如何才能在保证边防稳固的同时,又不违背朝廷限制节镇兵力的国策。

刘闻言见崇祯沉思,便不再与李明睿争辩,只是心里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,觉得西北的兵力绝不能轻易削减。

李明睿则端起茶杯,轻轻抿了一口,脸上带着几分自信,似乎对自己的提议很有把握。

屋内再次安静下来,只剩下崇祯翻动奏折的声音。

他看着眼前这两位大臣,心里清楚,他们的争论都是为了朝廷,只是站的角度不同罢了。

而自己作为君王,就需要在这些不同的意见中,找到最适合当下的那条路。

他想起李明睿提议的从新军派将、联合各镇,又想起刘闻言强调的兵力分散的危害,觉得或许真的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,既不过多增加西北的兵力,又能形成有效的制衡。

至于圭圣军的建制,李明睿的担忧也并非多余,或许之后真的要好好考量一番,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。

李明睿见崇祯没有反驳自己的话,心里稍稍安定,他明白皇上向来优柔,只要自己说的有道理,皇上总会认真考虑的。

刘闻言则在心里盘算着,等下再找机会向皇上详细说明西北兵力分散的具体弊端,务必让皇上明白其中的利害。

崇祯抬起头,看向两人,缓缓说道:

“你们的话,朕都记下了。此事容朕再好好想想。”

毕竟这决策关系重大,不能有丝毫马虎,必须综合考虑各方因素,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。

但是李明睿那句非必要建制过多,却印在了他的心里,让他对军队的建制问题始种放不开。

最后崇祯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,多疑的性格在此刻显露无遗。

他沉吟片刻,最终还是变相的采纳李明睿削弱节镇的做法,语气带着几分假意妥协:

“大明的山陕之地就在京师侧畔,容不得半点闪失。如今西北联军已经攻占蓝池城,战事理应就此打住。”

他思忖了下,目光变得锐利。

“让谭威以西北军政总督的名义坐镇当地,留一万五千联军稳定局势即可,再多便不必了。”

他心里始终对拥兵自重的将领心存戒备,觉得这样的安排既能稳住西北,又能防止谭威势力过大。

李明睿闻言,连忙附和:

“皇上圣明。等局势彻底稳定,不如就撤销西北联军的建制,将兵力重新整编,这样更便于朝廷掌控。”

崇祯点头认同,又补充道:

“朕决定加封谭威等人为少傅,也好让他们安心办事。另外,西北各都督的职位也该调整一番,调换几个节镇的将领。”

他细细盘算着。

“蓝池城就让靖安军来节制,煌州升为土司,管辖固原等地,再把黄崇等人调任新职,让他们互相牵制,谁也别想独大。”

这些安排如同细密的网,每一步都透着制衡的深意,生怕有人趁机坐大。

李明睿拿起桌上的玉壶,饮了一杯,带着几分歉意将玉壶递向刘闻言,想缓和一下刚才争论的气氛,却被刘闻言无视了。

刘闻言心里还憋着气,觉得李明睿的提议太过短视,懒得理会他这示好的举动。

崇祯没心思理会两人的小插曲,他看着一份急报,脸色渐渐沉了下来。

山陕的新军主力被澄州死死阻挡,久攻不下,这让他既恼怒又无奈。

他抖着战报,声音里满是压抑的火气:

“一群废物!若是连个澄州都攻不下来,朕就调西北的军队过来,到时候看他们还有什么脸面,新军不怕羞死吗!”

这话一出,屋内的气氛瞬间再次凝重起来。

刘闻言眉头紧锁,心里暗道:调西北军回援,西北的防线怎么办?可他清楚地明白崇祯正在气头上,没敢贸然开口。

李明睿也放下了杯子,脸上的沉稳消散了几分,他觉得皇上这话虽有赌气的成分,只是透着对新军的失望。

崇祯胸口微微起伏,心里满是焦躁。

山陕的战事拖得太久,已经影响到了全局的部署,若是新军连这点事都办不好,他重振河山的志向怕是要多受不少阻碍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