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默吃完早饭,心满意足地拍了拍肚子,然后站起身来,开始帮着李秀兰收拾碗筷。
他动作利落地将桌上的碗碟叠放在一起,然后端进厨房,放在水槽边。
清晨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,洒在院子里,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。微风轻轻拂过,树叶沙沙作响,仿佛在演奏一场自然的交响乐。
此时,豆爱国已经去分局上班了,院子里只剩下林默和李秀兰两人。李秀兰一边洗碗,一边随口问道:“默子,今天要去局里吗?”
林默接过她洗好的碗,用干净的抹布擦干,然后整齐地放进碗柜里。他回答道:“上午要去一趟,下午得去接淑琴。妈让她今晚去家里吃饭。”
李秀兰一听,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笑容:“好事啊!杨大姐一直念叨着淑琴呢。你可得好好准备准备。”
林默笑着点头:“知道了李婶。对了,我这就去前院跟王大娘说一声,晚上让爱国接她一起去。”
李秀兰连连称是:“应该的应该的。王大娘一直很疼你,这种好事当然要叫上她。昨天淑琴来的时候,王大娘可喜欢她了,两人聊得可投缘了。”
林默整理了一下衣服,向前院走去。清晨的四合院格外宁静,偶尔能听到各家各户的说话声和碗筷碰撞的声音。阳光照在青砖地上,泛着温暖的光泽。
林默来到前院王大娘家门口,他轻轻地抬起手,用指关节礼貌地敲了敲门,同时轻声喊道:“大娘,您在家吗?”
门出“吱呀”一声轻响,缓缓地打开了。王大娘系着一条蓝色的围裙,站在门口,手上还沾着些许面粉,显然她正在忙碌地准备着什么。
“哟,是小默啊!快进来快进来。”王大娘热情地招呼着林默,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,“我正在和面呢,打算蒸点馒头。你来得正好,等会儿尝尝大娘的手艺有没有退步。”
林默笑着走进屋子,他环顾四周,熟悉的布置让他感到一阵亲切。“大娘,您的手艺肯定还是那么好。我小时候可喜欢吃您蒸的馒头啦,那味道,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。”
王大娘听了林默的话,心里美滋滋的,她乐呵呵地说:“哈哈,小默嘴真甜。那你等会儿走的时候,带几个馒头回去吃。对了,你这么早过来,是不是有什么事啊?”
林默在炕沿上坐下,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,然后开口说道:“是这样的,大娘。淑琴从上海回来了,我妈让她今晚去家里吃饭。我就想着,您跟我们家关系这么好,也一起过去吧,大家一起热闹热闹。”
王大娘一听,眼睛顿时亮了起来,她满心欢喜地说:“哎呀,这可真是件好事啊!昨天我见着淑琴那姑娘,就特别喜欢。这孩子又懂事又体贴,还特意问了我的老寒腿,真是个好孩子。这样的好姑娘,你可得好好珍惜,好好把握啊!”
林默笑着说:"大娘说的是。我晚点去接她,到时候让爱国来接您一起去东四那边。"
王大娘连忙摆手:"不用不用,我自己坐电车去就行,哪能麻烦爱国专门跑一趟。"
林默坚持道:"要的要的。天黑了您一个人坐电车不安全,让爱国接您我们才放心。"
王大娘感动地说:"你们这些孩子,总是这么周到。那好吧,我就沾沾光,坐一回专车。"
说着,她突然想起什么:"对了,你等等。"
王大娘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木盒,小心翼翼地打开,里面是一对晶莹剔透的玉镯。
"这是我当年出嫁时,我娘给我的。"王大娘摩挲着玉镯,眼中带着怀念,"我留着也没什么用,正好送给淑琴。这玉镯是一对,寓意好事成双。等晚上见了面,我亲自给她。"
林默赶忙摆手,连忙推辞道:“大娘,这可使不得啊!这玉镯如此贵重,实在是受之有愧,万万不能收下啊!”
然而,王大娘却态度坚决,执意要将玉镯送给林默。她笑着说道:“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而已。淑琴这孩子真是个好姑娘,你们俩能够走到一起,我比谁都要高兴呢!这玉镯就当作是我给未来侄媳妇的见面礼吧。”
林默深知王大娘的脾气,知道她一旦决定了的事情,就很难改变。于是,他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说道:“那这样吧,大娘,等晚上的时候,我让淑琴亲自来谢谢您。”
王大娘连忙摆手,笑着说道:“不用啦,不用啦!你们俩好好的就行,我也就放心啦!”
林默接着说:“大娘,那就这么说定了哦,晚上爱国会来接您过去的。”
王大娘点头应道:“好好好,我一定会去的。哦,对了,我再带些自己腌制的小菜过去,你妈妈最爱吃我腌的萝卜干啦!”
林默听后,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,连忙应道:“那可真是太好了,我妈妈肯定会特别高兴的。那您先忙,我再去局里处理点事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