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清晨,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,第一缕阳光透过四合院的门缝,轻轻地洒在院子里。就在这宁静的时刻,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突然打破了这片宁静。
李婶的身影出现在院子里,她怀里抱着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襁褓,脸上洋溢着初为人祖母的喜悦和自豪。
这个小襁褓里,正躺着她的宝贝孙子,那可是她的心头肉啊!
“他李婶,这么早就抱孙子出来遛弯啊?”李秀兰正在院子里晾衣服,听到脚步声,她连忙抬起头来,看到是李婶,脸上露出了笑容,赶忙擦干手迎了上去。
“可不是嘛,这小家伙醒得早,我就想着趁凉快抱出来给大家瞧瞧。”李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,她小心翼翼地掀开襁褓的一角,露出了里面那个粉嫩的小脸蛋。
就在这时,中院正房的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,刘玉梅端着个搪瓷盆走了出来。
她原本是要去倒水的,可一抬头,就瞧见了李婶怀里的娃娃,顿时眼前一亮:“哎哟喂,这就是您家的大胖孙子啊!快让我瞧瞧!”
她急忙快步上前,待走到近前,她定睛一看,不禁惊叹道:“哇塞,快瞧瞧这双大眼睛,真是炯炯有神啊!简直就是聪明伶俐的象征啊!”
就在这时,原本安静熟睡的小家伙像是被大人们的交谈声惊扰到了,他缓缓地睁开了双眼,眨巴着那对乌溜溜的大眼睛,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。
令人惊讶的是,这个小家伙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因为被吵醒而哭闹不止,相反,他竟然咧开小嘴。
这一笑,犹如春日里的阳光般温暖,瞬间融化了在场几个大人的心。“哎呀,这孩子可真是太乖巧可爱啦!”
刘玉梅满心欢喜地赞叹道,“你看看,他一见到人就笑,这将来肯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啊!”
刘玉梅越看这个小家伙越是喜欢,心中的喜爱之情愈浓烈。
突然,她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,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精致的红色红包。
“来来来,小宝贝,婶婶给你个红包哦!”刘玉梅满脸笑容地将红包塞进了襁褓里,同时温柔地说道,“这个红包啊,是婶婶的一点心意,保佑咱们的小宝贝能够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地长大哟!”
一旁的李婶见状,急忙摆手推辞道:“哎呀,玉梅啊,这怎么好意思呢?你快把红包拿回去吧……”
然而,刘玉梅却执意不肯收回红包,她紧紧地按住李婶的手,解释道:“诶,李婶,您就别跟我客气啦!这可是咱们院里的老规矩啦,哪家新添了丁口,都得讨个好彩头呢。而且,我作为婶婶,给侄子一个红包,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嘛!”
李秀兰嘴角微扬,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,轻声说道:“玉梅所言极是,此乃大喜事,理应讨个好彩头。”话音未落,她便迅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早已备好的红包,小心翼翼地将其塞进襁褓之中,宛如呵护着一件稀世珍宝。
“婶婶也略表心意,愿我们的小宝贝平平安安、健健康康地长大,将来必定聪明伶俐、乖巧可爱!”李秀兰温柔地祝福着,眼中满含慈爱。
就在此时,院子里的其他邻居们听到动静,纷纷好奇地围拢过来,想要一睹新生儿的风采。一时间,小小的院落里人头攒动,好不热闹。
“哟,这孩子长得可真俊啊!”
“可不是嘛,瞧这眉眼,多像他爹啊!”
“哎呀,这孩子真是有福相,将来肯定有大出息!”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对孩子赞不绝口,襁褓里的红包也如雪花般纷纷落下,不一会儿便多了好几个。
李婶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,喜不自禁,脸上的笑容如春花绽放,原本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,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。她不停地向众人道谢,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。
然而,正当院里充满欢声笑语、热闹非凡之际,前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众人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,只见三位大爷正陪着贾张氏缓缓朝这边走来。
贾张氏的头微微低垂着,脚步显得有些拖沓,似乎对前来道贺这件事颇为不情愿。她的身影在周围喜庆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,与众人的欢声笑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三位大爷的脸色也都有些严肃。易中海走在最前面,刘海中在一旁时不时低声对贾张氏说些什么,阎埠贵则跟在最后,目光不时扫视着四周的邻居们。
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道,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贾张氏身上,交头接耳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,院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