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琦脸色涨红:"殿下年轻,不知兵者国之大事。。。。。。"
"正因如此,才要选最合适的将领!"赵昉转向赵祯,"父皇,儿臣这里有详细对比。。。。。。"
赵祯抬手制止,看向狄青:"狄卿,你自己说。"
狄青单膝跪地,声音沉稳:"臣不敢自夸。但若用臣,必先确保粮道安全,加固城防,再寻机与敌决战。元昊狡诈,不可轻敌。"
赵昉补充道:"父皇,狄将军最难得的是既有范仲淹的谨慎,又有临机应变之能。儿臣这里收集了他历次战役的记录。。。。。。"
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纸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狄青的战绩。
赵祯仔细翻阅,时而点头。韩琦见状,急忙道:"官家,种将军。。。。。。"
"报!"一名侍卫慌张闯入,"八百里加急!延州被围,请求援军!"
殿中气氛骤然紧张。赵祯猛地站起:"情况如何?"
侍卫递上军报:"西夏大军压境,种将军。。。。。。种将军中了调虎离山之计,现在困守孤城。。。。。。"
韩琦脸色瞬间煞白。赵昉与狄青交换了一个眼神。
赵祯长叹一声,看向狄青:"狄卿,朕命你为陕西路经略安抚使,全权负责西北军务。需要什么,尽管提!"
狄青重重叩:"臣定不负所托!"
韩琦还想说什么,赵祯摆手:"韩卿不必多言。国事为重。"
离开垂拱殿时,已是东方泛白。赵昉与狄青并肩走在宫道上。
"殿下今日。。。。。。"狄青欲言又止。
赵昉笑了笑:"岳父,我不是为了您,是为了大宋。"
狄青深深看了他一眼:"老臣明日就启程。只是。。。。。。"
"岳父放心。"赵昉望向远方,"我会照顾好家里。您只管专心对敌。"
狄青突然单膝跪地:"殿下知遇之恩,老臣。。。。。。"
赵昉连忙扶起他:"岳父这是做什么!快回去准备吧。对了。。。。。。"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,"这是我从小佩戴的护身符,岳父带上。"
狄青推辞不得,只好收下。晨光中,一老一少两个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。
三日后,狄青率军出征。赵昉站在城楼上,看着远去的军队,手中紧握着一封家书——是狄青临行前留给女儿狄玥的。
"太子殿下。"王德悄声道,"韩相公在府中闭门不出,据说病了。"
赵昉冷笑一声:"他是没脸见人。"转而叹道,"罢了,现在最重要的是支援前线。传令下去,加紧督运粮草。"
就在这时,一匹快马飞奔而来。
"报!狄将军先锋已至潼关!"
赵昉眼前一亮:"好!传令沿途州县,全力配合!"
夕阳西下,赵昉站在地图前,手指沿着狄青进军的路线缓缓移动。
他知道,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,但至少,大宋已经派出了最合适的将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