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后阳光将黑岩城灰白色的岩石建筑镀上一层暖金。
林德离开领主府,像一滴水汇入河流般融入主干道的人流中。
他刻意放缓脚步,让自己沉浸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脉搏里。
先闯入他视野的,是街道两旁更加规整、坚固的石砌楼房。
在一个十字路口,他看到一位头花白的老石匠正蹲在地上,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一块新运来的、带有天然蓝色纹路的石材。
老石匠对面,是一家招牌崭新的工坊,门口摆着几件显然是由机械辅助打磨出的大型石料毛坯。
“哼,花里胡哨。”
老石匠咕哝着,声音不大,却恰好飘进林德耳中,“石头得有魂儿,是手一凿一凿敲出来的,哪是那些铁疙瘩能懂的?”
他像是自言自语,又像是对着那块蓝纹石诉说。
但接着,他却又叹了口气,拍了拍身边的石材,对店里喊:
“小子,这块料子不错,给‘晶锤坊’送去吧,他们那边接了个大单子,要得急,基础坯料让他们用那玩意儿处理,省得我这把老骨头耽误工夫。”
这老石匠是城里出了名的倔脾气,以前最看不起“取巧”的玩意儿。
如今,虽然嘴上依旧倔强,身体却诚实地接纳了新技术带来的分工——将费时费力的基础工作交给效率更高的“晶骸动力锤”,自己则专注于更需要经验和审美的精细雕刻。
这种实用主义的妥协,正是黑岩城能稳步前进的缩影。
转过街角,喧闹的市集声浪扑面而来。
林德走进这个比以前宽敞、干净了许多的市场,顶棚挡住了过于炽烈的阳光,石板地面避免了雨天的泥泞。
他在一个卖蘑菇的狐族妇人摊前停下,假装挑选。
狐族妇人正用流利的通用语和一位人类大婶讨价还价,言语间透着熟稔。
“玛莎大婶,这价格真不能低了,你看这品相,都是今早刚送来的,鲜着呢!”
“知道你好货,但这次得多买点,我家那小子明天要跟巡逻队去新区,得备足干粮……唉,现在这世道,日子是好了,操心的事却一点没少。”
林德注意到玛莎大婶的菜篮子里食材丰富,衣着也比记忆中鲜亮。
她抱怨着,语气里却没有真正的愁苦,反而有种“甜蜜的负担”感。
他又瞥见市场角落那个公共大水槽,几个妇人正在那里洗菜,水槽边缘隐隐有热气升腾——显然是晶骸恒温器的效果。
这种将魔法力量用于改善最日常生活的细节,无声地提升着领民的幸福感。
离开市集,林德信步走向相对安静的学院区和工匠区交界地带。
一阵风似的,一个半大的少年从他身边跑过,差点撞上他。
少年慌忙停下,道歉的话还没出口,眼睛却亮晶晶地看着林德身后那座有着高耸尖顶和晶石窗的建筑——“黑岩知识与技能传承所”。
“对、对不起,先生!我要赶着去听匠师行会的公开课,要迟到了!”少年语飞快,脸上洋溢着迫切的光芒。
林德摆了摆手,少年便像箭一样冲了出去。
他看着少年的背影,想起刚才在市集玛莎大婶的话。
这个少年,或许就是无数个“玛莎大婶家的儿子”中的一个。
他们不再局限于祖辈的土地或手艺,新的城市、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。
进入匠师行会、学习晶骸知识、加入城卫队或开拓队,这些曾经难以想象的路径,如今清晰地向这些年轻人展开。
城市的活力,正源于此。
傍晚时分,林德在内城广场边的“石炉旅店”坐下,点了一杯麦酒。
邻桌,一个风尘仆仆的商人正兴奋地对同伴说着什么。
“……哈斯克老兄,信我的,这次绝对要多留几天!你看这城里,路更平了,灯更亮了,连旅店都用了恒温石!这说明什么?说明黑岩领底子厚,稳定!我听说政务厅马上要公布新的商贸条例,好像跟优化‘光轨’货运有关……这要是谈下来,咱们的货流通效率能翻倍!”
商人的话带着对利益的敏锐嗅觉,但也透露出对黑岩领治理能力的极大信心。
这种信心,源于过去十几年来领地保持的良好展和秩序。
林德默默喝着酒,听着商人对未来规划的憧憬,心中对自己离开这十年间,艾莉丝、阿斯泰尔等人的努力有了更具体的认知。
他们不仅守住了基业,更为他打造了一个更高、更稳固的起点。
夕阳西下,林德走出酒馆。
华灯初上,那些挂在街道上方的防风灯依次亮起,柔和的光芒驱散了暮色,也照亮了行人安然归家的路。
他走过吉姆石匠铺,看到老人还在灯下精细地雕琢着一块墓碑上的花纹;路过已经收摊的市集,只有清洁工推着带有晶石标识的无声小车在打扫;远远望去,“传承所”的窗户里还亮着光,隐约传来少年们讨论的声音。
这一次漫步,他不仅用眼睛看,更通过无数普通领民的生活片段,真切地触摸到了黑岩城这十几年的脉搏。
晶骸科技的融入是温和而实用的,生活的改善是实实在在的,人心的向背是清晰可见的。
这座他一手建立的城市,在时间的沉淀下,变得更加丰富、坚韧且充满希望。
放松结束了。
林德深吸一口带着烟火气与希望感的空气,转身,步伐坚定地走向那座灯火通明的领主府。
是时候,将他从远方带回来的力量与知识,注入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,引领它走向下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