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暗思,大公子既是大王嫡长子,又是独子,为他选蒙师,可非一件小事。
宁肯慎之又慎,也不能贸然开口。
高楷不悦,看向右侧一人:“杨烨,你是景行舅父,为何一言不?”
杨烨拱手道:“正因微臣是大公子舅父,理当避嫌。”
高楷一时噎住,无奈道:“先贤曾言,举贤不避亲,不过为他找个蒙师,何必小题大做?”
这又不是选个太子之师,帝师,一个个竟如此谨慎。
眼看殿中气氛越来越僵,章琼忽然开口:“大王,微臣有一人选,必能为大公子蒙师。”
“哦?”高楷好奇,“何人?”
“此人名为欧阳铭,才高八斗,博古通今,家中藏书汗牛充栋,更是个书法大家,尤其擅长楷书。”
高楷目光一亮:“他在何处?”
章琼迟疑片刻,低声道:“此人在吴国治下,江南西道,潭州。”
“这……”殿中一片哗然,这位章秘书丞,竟举荐一名吴国人,来做大公子蒙师。
窦仪头一个反对:“大王,此人不妥!”
“我秦国人才济济,却不用,反倒去请吴国人,传扬开来,岂不让人耻笑?”
萧宇附和:“我等不知此人底细,若他心怀不轨,对大公子不利,那该如何是好?”
高楷笑了笑:“我们去请吴国人,来做景行蒙师,正能彰显我秦国不拘一格用人才,即便出身敌国,只要有才,也照用不误。”
“至于不知底细,派奉宸司去查一查,若无大碍,便请他来长安见我。”
徐晏清赞道:“大王胸怀宽广。”
“只是,此人既有大才,恐怕必受袁弘道重用,可愿来我秦国?”
章琼摇头:“恰恰相反,欧阳铭尊奉大周天子陈昭,怒斥袁弘道为乱臣贼子。”
“因此,被褫夺官职,贬为庶民,流离于潭州,生计艰难。”
“所幸,岳麓书院山长惜才,时常接济,这才活了下来。”
高楷面色古怪:“你既说他尊奉大周,他怎会来我秦国?”
毕竟,对大周忠臣来说,他和袁弘道都是乱臣贼子,并无区别。
章琼一时语塞,拱手道:“微臣思虑不周。”
“不过,此人博学多才,诗文、书法、学识三者兼得,在微臣看来,当世无出其右。”
封长卿拧眉:“章秘书丞对他如此盛赞,只怕他并不领情。”
章琼淡声道:“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酒肉亲。”
“我与他,是君子之交,不愿见他穷困潦倒,白白浪费一身才华,方才举荐罢了。”
高楷笑道:“既如此,由你书信一封,派奉宸司校尉送到他手上。”
“他若愿意来,便让苏行烈、王景略二人设法相助,北上长安。”
“遵令!”章琼连忙应下。
众人虽觉大费周章,但并未直言反对。
沉默片刻,沈不韦忽然说起一事:“大王,您膝下惟有一子,实在单薄。”
“后宫也只有王妃、薛侧妃两人,理当广纳妃嫔,绵延子嗣。”
听闻这话,众人皆是赞同,大王就这么一个王妃,一个侧妃,区区两个人,简直让人心酸。
更只有一个儿子,连女儿都没有,着实不利于社稷稳固。
高楷摇头失笑:“天下尚未平定,我无心于后宫之事,容后再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