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拿下一道,便可登基称帝了!
孙伯端暗赞:我秦国气运蒸蒸日上,绝非魏、吴二国可媲美。
却不知接下来,大王打算攻取江南西道,还是淮南道。
待群臣告退,高楷来到淑景殿。
张氏、杨皎、薛采薇、敖鸾都在等着他用晚膳。
“阿耶,阿耶!”秾哥儿像一枚炮弹似得撞来。
高楷连忙蹲下,展开双手,抱了个满怀。
“秾哥儿又壮实不少,阿耶都快抱不动了。”
张氏笑道:“这孩子长得快,皮实。”
高楷逗他几句,把他放下,撩开衣袖,下拜道:“孩儿给阿娘问安。”
“快起来!”张氏忙道,“你征战辛苦,不必跪来跪去的。”
杨皎、薛采薇、敖鸾纷纷行礼:“夫君、表哥!”
高楷朗声道:“莫要讲这些虚礼了,都用膳吧。”
“好耶!”秾哥儿迫不及待,只想马上开吃。
杨皎轻声道:“祖母和长辈们还没动筷呢,不许无礼!”
“罢了!”张氏笑眯眯道,“秾哥儿还小,先吃,可不能饿着了。”
秾哥儿欢呼一声,抓着一只鸡腿啃得满嘴流油。
杨皎无奈摇头:“慢点吃,没人和你抢。”
高楷忍俊不禁:“这小儿,幸亏生在殷实人家。”
倘若家中穷苦,天天大鱼大肉,哪里养得起。
张氏宠溺道:“能吃是福,就得这样才好。”
好在,秾哥儿吃得虽多,但未胖,只是个子长得快。
食不言、寝不语,用完晚膳,一家人叙些闲话。
杨皎关切道:“听闻夫君此次出征,在黔中道时,颇为凶险?”
薛采薇犹然后怕:“妾身听王少监说,军中士卒染上瘴毒。”
高楷柔声道:“不必担忧,经张神医诊治,将士们都痊愈了。”
“我身体健壮,并未患疾。”
张氏忍不住道:“楷儿,你都做了秦王,这亲征之事,何不交予将士?”
每逢高楷出征,她都日夜悬心,只能供奉神佛,早晚一柱香,时时祈祷,才能稍稍宽慰。
高楷郑重道:“阿娘放心,待攻灭吴国,孩儿必久在长安。”
“那便好!”张氏笑道,“这些年,你和我们娘们几个,总是聚少离多的。”
“出征在外,难免辛苦,你也该好好歇息。”
“谨听阿娘教诲!”高楷连忙应下。
按他设想,统一神州之后,大概率不会亲征了。
敖鸾凑趣道:“表哥凡事身先士卒,难免劳累。”
“只可惜那些贤才猛将,苦无表现机会了。”
一番话,说得众人都笑了。
高楷满脸松弛:“待来日,我便垂拱而治,让他们去冲锋陷阱,挥斥方遒。”
“鸾儿也不必为他们鸣不平了。”
敖鸾笑靥如花:“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。”
“表哥不必凡事亲力亲为,只需提纲挈领,任用人才即可。”
高楷含笑拱手:“鸾儿高见,为兄受教了!”
殿中其乐融融,一众宫女、宦官亦欢声笑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