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时期的士族树大根深,门生故吏遍布朝野。
若直撼其根,恐生枝节。
然军中将士百战余生,许多子弟无书可读,寒门官吏欲晋身而路塞。
先行开放军中将士与寒门官吏子弟入学,当为破局之始。
刘昆微微颔,指节再次轻叩书案:“公山所言,切中时弊。然教化之事,非一蹴而就,当徐徐图之。此事由你礼部牵头,会同相关衙门,详细拟定章程,尽快报与孤知。”
他的目光转向华歆和一直沉默不语的刑部尚书卢植:“华大夫、卢尚书。”
“臣在!”两人齐声应道,声音在殿堂中回荡。
“孤决定,即日起在大汉治下所有州郡,展开反贪肃清之治!由御史台牵头,刑部全力配合!”
刘昆的声音斩钉截铁,“华大夫,孤予你全权,无论涉及何人,官居何职,背景如何,一经查实,严惩不贷!”
华歆亦是精神大振,深深一揖:“臣领命!必不负唐王重托!”
“卢尚书,刑律方面,务必从严从快,以儆效尤!”
卢植立即激动地拱手道:“臣遵命!刑部上下必竭尽全力,拥护唐王决策,肃清贪腐,还天下清明!”
刘昆沉吟片刻,补充道:“然此事牵连必广,需讲究策略。对于朝中三品及以上大员,若有涉案,必须将确凿证据报于孤,由孤亲自定夺。”
“三品以下官员,一经查实,可先行抓捕审讯,本王让绣衣卫全力配合。但所有案卷证供必须扎实,若有无端构陷、屈打成招之冤案……”
他的目光骤然锐利,“孤唯你是问!”
“臣明白!定依法办事,以证据服人!”华歆凛然应诺。
会议持续至黄昏时分,众人就反贪具体步骤、钱粮调度、军队整顿、教育兴学等事宜进行了详细讨论。
烛火初上时,大堂议事的重臣们才陆续告退。
刘昆并未休息,而是屏退左右,独自来到王府深处一间僻静的书房。
书房内未点灯火,只有窗外残雪映照的微光,勉强勾勒出一个隐在角落的黑影。
“出来吧。”刘昆淡淡开口。
黑影闻声而动,悄无声息地滑至书房中央,单膝跪地。
宽大的黑色斗篷将他全身笼罩,连面容都隐藏在深深的兜帽阴影中,只露出一个线条冷硬的下巴。
“臣,仇英,参见唐王。”沙哑低沉的声音仿佛刻意压制了原本的嗓音。
此人正是绣衣卫第一任指挥使,化名“仇英”的李儒。
他保持着跪姿,静待王命,如同蛰伏在阴影中的利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