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珅闻言,脸上笑容不变,小眼睛里却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,他打着哈哈摆手:“哎呀!周老弟!你这话说的……你弄的那些新奇玩意儿,按理说……不是该找工部那边吗?怎么找到我这儿——户部,来了呢?”
他故意装傻。
周桐心里暗骂一句‘滑头’,面上却笑道:“工部管制作,户部管钱粮流通和税收嘛!最终这钱袋子,不还得从您这儿过?所以啊,最后还是得麻烦和大人您啊!”
和珅这才仿佛恍然大悟,拍着大腿笑道:“哦——!对对对!你看我这脑子!糊涂了糊涂了!
好说,好说!只要是利于朝廷、利于百姓的好事,老哥我定然鼎力支持!”他答应得爽快,却又没给出任何具体承诺。
关键信息交换完毕,场面话也说了一圈,两人忽然又没话了。
再次陷入大眼瞪小眼的阶段,只是脸上都挂着无比温和、无比真诚的笑容,时不时还朝着对方默契地点点头,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和珅似乎觉得这样干坐着有点尴尬,轻轻拍了拍手,打破沉默,脸上露出关切的神情:“哎呀,你看光顾着说话了。周老弟,你初来长阳,人生地不熟的,还带着家眷。老哥我听说……尊夫人也一同来了?”
周桐点头:“正是。内子……她父亲原先也是户部的官员,只可惜……后来犯了些事……”他故意提及此事,想看看和珅的反应。
此话一出,气氛瞬间又有点凝滞。
和珅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,随即打了个哈哈,试图掩饰尴尬:“哎呀!原来……原来弟妹还有这层渊源?你看老哥我,调查不周,调查不周!提起老弟你的伤心事了!该死该死!”
他连忙端起茶杯,“来,老哥以茶代酒,自罚一杯,给老弟赔个不是!”
周桐心中冷笑,面上却浑不在意地摆手:“哎哟,老哥您这是哪里话!不知者无罪嘛!毕竟老哥您是现任的户部总管,日理万机,陈年旧账,不知道也属正常……”他这话听起来是解围,细品却有点扎人。
和珅脸上的汗似乎有点出来了,他赶紧拿出帕子擦了擦额角,顺着周桐的话解释道:“哎!周老弟明白就好!不瞒你说,老哥我原来是在工部任职,也是蒙陛下天恩,才得以调到户部,担任这么一个小小的侍郎。
所以这户部以前的许多陈年旧事,老哥我是真不太清楚,不太清楚啊……”他一边说一边摆手,极力撇清关系。
周桐看着他略显慌张的样子,觉得火候差不多了,便笑着缓和气氛,故意岔开话题:“哎呀,何大人,我就是随口一说,您瞧您还紧张上了?哎哟,这和大人,这天儿还怪热的哈?您都出汗了。”
和珅如蒙大赦,赶紧用帕子猛擦汗:“是啊是啊!这秋老虎,秋老虎!闷热得很!”
他连忙转移话题,声音都热情了几分,“对了!周老弟!老哥我啊,今天下午就吩咐下去了,让府里采购的人,把长阳城里各家有名的点心铺子、熟食铺子的招牌吃食,都买了一份回来!”
他压低声音,凑近些,带着点分享秘密的得意劲儿:“放心!都是我夫人和家里女眷们特别爱吃的,她们天天念叨,不吃就惦记的那几种!保证味道错不了!
正好,老弟你也带些回去,给弟妹尝尝鲜,就当是老哥我的一点小小见面心意,千万别推辞!”
周桐知道这是送客兼安抚的意思了,便顺水推舟地笑道:“哎呀!何大人您真是太客气了!那……小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!”
两人又同时笑了起来,气氛重新变得“融洽”无比。
周桐起身道:“和大人,今日叨扰已久。以后若得空闲,定当多来府上叨扰,与大人喝茶论道,五皇子殿下似乎还要与那位大家好好交流,小弟就先告辞了。”
和珅也连忙起身,脸上堆满不舍:“周老弟你这说的哪里话!老哥我真是恨不能早点结识老弟你这般的青年才俊!你肯来,老哥我求之不得!”
周桐故意提醒道:“哎呀,和大人您真是贵人多忘事,咱们在桃城,不就见过面了嘛~”
和珅立刻做恍然大悟状,用力一拍自己胖胖的额头:“嘿!你瞧我这记性!真是该打!对对对!桃城!瞧我这脑子,光记着和周老弟你投缘,竟忘了咱们早就有一面之缘了!该打该打!”
他殷勤地送周桐往外走,一边走一边吩咐下人:“快去!让夫人把准备好的各色糕点蜜饯都装好!给周大人带上!”
周桐客气道:“和大人,不必如此麻烦,我自己拿一些就好,怎好劳烦府上派人?”
和珅却坚持:“那怎么行!既然老弟你不愿让下人跟着,那就少带些!反正老弟你以后也要常来常往呢!
我和府的大门,永远为你敞开!你一来啊,我这和府都感觉瞬间增添了无数书香文气!”
周桐笑着点头:“那是自然,那是自然。”
两人走到府门口,互相拱手作别。
“何大人留步!”
“周老弟慢走!”
“日后还望多多关照!”
“彼此彼此!互相提携!”
说完,两人对视一眼,再次出了洪亮而热情的大笑,仿佛真是依依惜别、相见恨晚的知己好友。
只是那笑容底下,各自藏着多少心思算计,便只有他们自己知晓了。
周桐提着一大盒包装精美的点心,转身走入渐渐停歇的秋雨中,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,变得深沉起来。
而和珅站在门口,胖脸上热情的笑容也在周桐转身后迅褪去,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而警惕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