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棂外夜色浓重,佛堂方向似有若无地弥漫着令人不安的气息。
李牧之深沉的目光掠过长子那张故作精明的脸庞,又落于幼子那肖似自己、已然初显沉稳的眉眼之间。
他心下实则不愿任何一子涉险,然念及李毓天资卓绝,堪堪四岁已见城府,确需历练以磨砺心性;再者,此番同行或可借机缓和兄弟间因陆婉婉之死而生的隔阂,于侯府长远亦是有利。他静默片刻,眼底思绪几转,终是缓缓颔。
“既你二人意志已决,便随我同去。”
他转而凝视李念安,语气虽淡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,道:
“安儿,你既为兄长,若遇危急情状,要之责,便是护得弟弟周全,不可有半分闪失。”
李念安听得父亲将护卫之责交予自己,胸中竟涌起一丝被委以重任的奇异满足感,当即朗声应道:
“是!孩儿定当竭尽全力!”
月光透过窗纸,映照出李牧之俊秀侧脸上难以察觉的深沉算计,与李毓那双过于早慧、静默观察的眼眸。
言毕,李牧之便携李念安、李毓二人,悄步潜行,径往佛堂方向而去。
三人身影没入廊下阴影,悄无声息。
先前柳清雅与杨嬷嬷出了房间,便步履匆匆,直赴佛堂。
方才常乐以传音入密之术骤然递来讯息,柳清雅虽心下惊叹仙家手段玄妙,但因李牧之与李毓近在眼前,恐露行迹,只得强压心潮,面上尽力维持一派平静。
殊不知,她闻讯时那瞬息间的惊异之色,虽如电光石火,却早已被一旁佯装不经意的李牧之敏锐地捕捉眼底。
李牧之心若明镜,却只作浑然不觉,一切皆隐于那双深潭般的眸子里。
柳清雅甫一踏入佛堂,便朝着那尊暗影中的石像急急开口,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焦灼:
“尊者,方才您传音吩咐,言及今夜‘提灵’之事暂缓,不知是何缘故?”
原来,常乐在佛堂中早已将一应事宜准备停当,只等柳清雅携李念安前来,便可施展换魂之术。
然而,当他悄然放出神识探查客房动静时,却敏锐地察觉到李牧之身上竟有细微的灵力波动萦绕。
虽因那未知法器之故,无法探明具体为何物,但常乐生性谨慎,为免节外生枝,当即决意将计划暂缓。
他心念电转:万一李牧之身怀异宝,窥破术法痕迹,自己岂不是要暴露行藏?
自然,他并非惧怕一介凡人,只是若动手将其除去,难免会引来其他修士注意,平添无穷后患。
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暂且按兵不动,方为上策。
听到柳清雅的询问,常乐心中顿生不悦。此等凡俗妇人,竟敢以这般口吻直问于他,实属不知尊卑。但转念想到眼下尚需借她之手行事,便强压下心头厌恶,冷声反问道:
“李牧之身上藏有法器之事,你可知晓?”
柳清雅闻言微微一怔,随即不以为意地回道:
“此事我自然知晓。李牧之在京中结交了几位权贵子弟,他们家中或多或少都供养着修士。他与这些人交好,手中自然得了几样仙家之物。不过据我所知,那几样东西算不得什么厉害物件,不过是些寻常符箓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