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锅即将沸腾的汤……,你这个比喻倒是合适。”
“不过朕缺的,从来不是火。朕缺的,是如何让这锅汤,熬得久一些,熬得烂一些,最后熬出一锅最符合大明利益的浓汤。”
殿内的几位将领都屏住了呼吸。
“陛下,是否效仿安南之策,以外籍军团为先导,扶持一方,打击一方,逐步蚕食?”李振华先提出了最直接的方案。
朱大皇帝摇了摇头。
“不。”
“安南之地,人口不过千万,且深受我中原文化影响,朕可以派兵犁庭扫穴,杀尽所有不服者,再迁入我大明百姓,数十年便可彻底同化。但天竺不一样。”
“那里有近两万万人口。其内部派系林立,教派驳杂,其民愚昧野蛮,不可教化。若是派大军陷入其中,就算能打下来,要治理这片土地,就需要数百万的军队和官吏,那会是一个巨大的财政黑洞,会把帝国的血活活吸干。”
“朕的士兵,每一个都弥足珍贵。朕不想让他们把性命,浪费在去征服一片由两亿乞丐和狂信徒组成的土地上。”
朱和埸转过身,看向众人。
“所以,对天竺,我们不占领,不征服,不负责。”
“我们只做三件事。”
他伸出三根手指。
“卖军火,当债主,做掮客。”
“第一,卖军火。”
“天竺教徒恨回教徒,回教徒想把所有天竺教徒都变成他们的信徒。南方的马拉塔人想复兴他们的帝国,北方的锡克教徒想独立建国。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土邦主,哪一个不想吞并邻居的土地和财富?既然他们都想打,那我们就给他们递上刀子。”
“另外我们卖军火得维持一种‘动态的平衡’。确保他们任何一方都无法彻底消灭对手,确保这片土地上的战火,永远不会熄灭。他们流的血越多,朕的国库就越充盈。”
“第二,当债主。”
“打仗,是要花钱的。他们总有把金子银子花光的一天。”朱大皇帝的笑容愈灿烂。
“没钱了怎么办?可以借。”
“我大明皇家银行,可以为他们提供‘战争特别贷款’,利息可以不高,但抵押物必须足够分量。一座港口的三十年关税权,一座新现铁矿的五十年开采权,甚至……是战败方的战俘。”
“我大明正在高展,铁路公路等各种基建都需要数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。”
“而人,或者说两脚牲口,天竺从不缺少。”
“朕相信,那些杀红了眼的王公贵族,为了赢得下一场战争,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些很乐意签下这些‘无关紧要’的契约。”
“第三,做掮客。”
“掮客?”
尼可尔愣了一下。虽然他如今的汉话已相当流利,但对一些非常用词汇仍是一知半解。他旁边的李振华见状,立刻低声为他解释了一下这个词汇的含义。
朱和埸看了一眼两人,没有在意这个小插曲,继续缓缓说道。
“战争总有打累的时候,血流干了,钱花光了,他们就需要坐下来谈。”
“这个时候,就轮到我们登场了。我大明的官员,将作为最公正、最权威的调停人,出现在他们之间。我们会帮助他们划分新的边界,签订新的和平条约,甚至为他们安排新的联姻。”